第(3/3)页 想了下,他不答反问道:“大哥,父皇和宰相到底是什么冲突?” 嘴里嘟嘟囔囔了一会,他又看向张一凡,用肯定地语气说道:“我觉得可以,父皇会喜欢的,父皇肯定会喜欢的!” “驸马所言极是!”方孝儒听到最后一句话,不由得站起来,向张一凡郑重一礼说道。 “再退一步说了,换一个人来当这个宰相,类似这样的矛盾,就还是存在。宰相私自决定做个事情,不禀告皇帝的话,皇帝也可能会被瞒住的。宰相有决定权,下发奏章之后底下没看到玉玺印章也是会听的……” 张一凡一听,心中想着,难怪了,朱标要让毛骧他们都避开,原来是要说这。 方孝儒听了,也跟着他恩师起身告辞。 “哦?”张一凡听了,心中暗赞一声聪明,但是,表面上,他却还是有点疑惑地问道,“是么?” 随后,宋濂便笑着说道:“难得来一次香山县,下官得抓紧时间去多看看。” 张一凡听了,把手中的茶杯放到了茶几上,看向朱标,认真地说道:“我们就拿钱庄来举例子吧!理论上来说,要能足够应付各种挤兑,就是提款。这样一来,钱庄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本金……” 朱标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听着张一凡在说每个事情的背后,其实都有不简单的一面时,他也认识到了,要想做好事情,做那些于民有利的事情,必然会和一些既得利益者冲突,就会有波折,甚至是夭折。 此时,几个人喝着茶,聊着天,实际上,是他们几个人从各自不同的方向夸了一顿香山县,也亏了蓝玉是已经回广州了,要不然,说不定还能多一个。 一听这话,方孝儒的脸色就更红了。 “我是实话实说而已!”张一凡听了,当即解释道,“因为我是驸马,又得父皇大力支持,设立了特区来做这些特别的事情,没有地方上的约束。可就算这样,我当初做得第一步,粮田归公分配法,还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要是换了别人,根本就挡不住这种阻力,第一步就不会成功!” 朱标说到这里,停了下,略微考虑之后,便又继续说道:“另外,父皇有给我提过,说宰相私下还有利用这个权力做些不法勾当。只是都还在父皇的容忍范围内,便没有发火。可我看得出,迟早有一天,父皇是会发火的。” 回过神来,张一凡便笑着说道:“那倒也没这个必要,有钱一起赚,才是真正的王道。比如说,大明强大,百姓富足,这便是王道。绝大部分人,都能从新政中获益,那这个新政就会容易推广实施。反之,就难了!” 说真的,宋濂其实想霸占住驸马,和他聊聊文学方面的这些事情。只是很可惜,太子在这边,他是抢不过太子的,只能作罢。 朱标仿佛已经抓住了重点,带着一点兴奋说道:“我想想,我再想想,是不是这样……” 张一凡听了,便认真回答道:“大哥,按照你的这个说法,我觉得目前的相权和皇权的关系,是让父皇不满意的。既然如此,相权既然是皇帝所赋予,那自然也可以收回或者重新赋予相权的权力!” 听着朱标在那滔滔不绝地说着,其实张一凡心中非常清楚,不就是相权和皇权的冲突吗! 朱标一听,想也不想地说道:“那不废话么?要不,我刚才说那么多干什么?” 因此,当他以钱庄作为例子来说得时候,朱标就听得很认真。 方孝儒听了,脸上的红色未退,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殿下,下官或许会做出一些成绩,但是,要想像香山县这样的富足,充满期望,下官感觉,实在好难,怕是做不到!” 等他们一走,朱标在聊了一会之后,忽然表情严肃了起来,问张一凡道:“一凡,刚才你也说了不少困难,我想了下确实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将来父皇决定在全天下推广你的这些做法的话,你觉得该如何做,才能减少一些阻力,让这些新政得以顺利地实施?” 他在想着,就见朱标按照自己的思路,还在说着话:“要能当宰相的,肯定是要德高望重,才华不输胡惟庸才行。卫国公征讨吐蕃,接连大捷,班师回朝的话,就足以封他当宰相了……” 张一凡听了,脑海中过了下,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 忽然,他一下想到了什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