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倒贴到家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听到这话,何真明显一震,随后如实摇摇头说道:“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香山县会变得如此之好!”

    他这个要求,就不只是贩卖粮食了。是要刺探南洋的详情,为大明军队以后南下铺路。

    他没想到,驸马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把目光看向遥远的海外了?他这野心,这也太大了吧?

    可是,这话语间的霸气,却是毋庸置疑的。他能感觉到,在驸马的眼里,南洋是一定会属于大明朝的。

    此时此刻,他又一次震惊了。

    因此,他在张一凡的话说完之后,马上便回答道:“不敢!”

    香山县官办水泥厂经过扩建,在香山县之前需求旺盛的时候,连自个县的水泥都不够用。不过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香山县的大街小巷以及房子全都改用了水泥,虽然还是有新增需求,但是已经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大的需求,水泥产量摆在那里,已经有一部分剩余了。

    他比他爹更贪财,更为钱财斤斤计较,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对驸马耿耿于怀。突然之间,他爹发现的这个情况,就一下成了击碎他三观的那种了:世上竟然还有人把这么能赚钱的东西给别人?

    他心里很清楚,要想补救和驸马的关系,光靠前面两件事情显然是不够的,那只能说是双赢,何家也能从中获利的。

    之前的时候,何真父子在这偏厅等候,连杯水都没有,如今驸马吩咐上茶,明显是更看重了。

    朱元璋的主见太强,张一凡没把握可以肯定说服他,但是,将来朱标当皇帝的话,他就有足够的信心说明朱标出兵南洋的。

    如今何家提出来,他们愿意大量采购到外省去卖,对于香山县来说,那绝对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张一凡也没有让他等,便认真地对他说道:“我比你更清楚南洋的情况,你说得这些,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我也没打算现在就极力说服我父皇。图谋南洋的事情,甚至可以等到太子登基之后都可以。”

    张一凡听了,并没有因为何真的质疑而不高兴,反而吩咐在边上站着侍卫的朱五道:“上茶!”

    香山县还是人少,张一凡手中可用的人更少,并且,他还被老丈人限制,只能在香山县折腾。

    何真听到这个事情涉及到皇帝和太子等人,顿时便格外地专注起来。

    何真见了,一拍胸脯道:“天地良心,我何家绝对没有做一点对不起驸马的事情。驸马爷是不知道,我们何家在广东好歹有点地位,风大招人忌,类似这种,以前也遇到过,可时间能证明我何家的清白!”

    何真父子一听,皆是大惊失色。当然,何荣是真得吓到了,而何真,却是装出来的。就见他喊冤道:“驸马爷,草民手中可是有皇上密旨,我们何家就是有几个脑袋,也不敢抗旨不遵啊!”

    何真听到这话,便知道驸马知道皇帝密旨的事情,他提这个,一是试探,二是示好,三是表示他何家也受皇帝重视。

    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驸马竟然没要,反而归于了县衙!

    何真听了一愣,就连何荣听到,都不由得抬起头来了。鱼松当军粮采购?

    何真却是义愤填膺的,还在那继续说道:“还请驸马爷明鉴,草民这次过来,也是想着求驸马爷帮忙的,又岂会干对不起驸马爷的事情!”

    这一刻,何真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真得震惊了!

    没过多久,两人到了县衙,便引入偏厅等候。在等了一会之后,张一凡便出现了。

    他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便问道:“驸马的意思,这鱼松可能会当军粮用?”

    因此,要驸马认可,最好是能帮他去办一件难办的事情,解决驸马的问题才好!

    张一凡听了,便点点头,如实说道:“这对香山县来说是好事,自然是没问题的,你们直接去和水泥厂那边谈便是了。”

    何真露出感激的脸色,然后又对张一凡说道:“草民还试了下鱼松,味道多种多样,实在是美味。因此,我们何家愿意大量买进,发往外省售卖,就希望驸马爷能让鱼松厂保证给我们何家的供应!”

    如此种种,以何真的眼光,自然是看出来,说大明军队天下第一,确实不会有假。

    要不然,他当年也不会主动投降大明朝。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