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老奸巨猾-《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何真听了,当即躬身回道:“草民说过,驸马吩咐,必然用心尽力去完成。南洋之事,还请驸马放心,草民回去之后,就会安排此事!”

    “中间的中,中宰相!”

    “好!”张一凡听了,便赞了一声,随即对他说道,“你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我能帮忙的,便会帮你!”

    只是一进门,何贵便对何真说道:“爹,有京师最新的消息来了。”

    “哦?”何真听了,正在写最后一点,便头也不抬,直接问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他看出来了,他爹用的是奏章专用的纸张,看来是要上奏什么。

    回到客栈,何真便吩咐何荣道:“你去和水泥厂以及鱼松厂那边接触吧,把事情给谈妥了。”

    这一刻,何真都有些动容了。驸马这种博爱,真得是可比圣人了!

    张一凡这边,还在继续说道:“……我是柳家村吃百家饭长大的,没有村里的乡亲救济,我也活不到今天。他们的好,我记在心里。而在大明朝,我们都是一样肤色的人,说着同样的话,有着共同的祖先。大明朝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是我们的族人。所以,我也想他们全都过得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那大明朝必然要强大,甚至一直强盛下去才好……”

    因为砍伐的甘蔗不容易保存,哪怕是连根拔的,也是保存不了几天,因此,厂这边,那是三班倒,日夜加工甘蔗,成为了香山县的一道夜景,灯火通明到天亮。

    “是啊!”何贵听了,点点头确认了,然后看着他爹手中的那张纸,便问道,“爹,你写得是什么?”

    何真一听,顿时恼了,训道:“所以说,你就没有驸马的格局!”

    说完之后,他就气冲冲地回房了。

    何真听了,却是没有回答,在撕完之后,丢到废纸篓里,然后才对何贵说道:“有个事情,你亲自去跟进,驸马那边有交代,让我们去南洋……”

    “哦?”张一凡听了,瞧着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做出一番成就来,我看着可以,自然会为他给我大哥举荐的。”

    他在想着,张一凡继续说道:“……由此,大明朝的一些内部矛盾不好解决的,就由外部来解决。比如,当大明朝的粮食不够时,与其大明内部为了粮食你争我夺,还不如拿外部粮食来缓解大明内部的粮荒,这便是我图谋南洋的想法!驱使番邦的人力物力,为我大明朝所用,便是我想做的事情!”

    张一凡听了何真的话,便盯着他问道:“我要你做的这事,你能尽心去做么?”

    对他们来说,甘蔗这一块,就等于是他们的额外收入。因为驸马县令在去年就已经打了招呼,不怕没人收购,因此,能种甘蔗的地方,全都有种甘蔗,这个量之大,算是家用很大的一笔额外收入了。

    也亏了如今香山县这边码头建设很好,通过水运,道路也都是水泥路,交通发达,甘蔗也能方便到达香山县这边,路上并不会耽搁时间。

    再一个,朝局中书省之变,他也在第一时间闻到了香山县这边的味道。这说明,驸马在皇帝的心中,对于朝堂大事的影响,也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重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我们向皇帝禀明,那是对皇帝,对大明朝的忠心,驸马真要如他刚才所说那样,也是一颗公心的话,应该不会介意的。”

    而他身后的何荣,却是一脸震惊,一脸不可思议,就在那呆呆地看着张一凡,像个泥塑一样。

    一听这话,何真写字的笔,猛然停住,就见他抬头看向儿子,有些震惊地问道:“卫国公当什么宰相?”

    何贵听了,把手中的那份纸张打开,回答他道:“还真有大事,第一件,是那汪广洋又重新任命为右宰相了……”

    他说这么多,就是看中何真的能力,想要让他真得用心去做这个事情,那样的话,等以后大明朝图谋南洋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何真听了,表情严峻,低声回答道:“所以,这事最好不要让驸马知道,谁让驸马在皇帝没同意之前就这么做呢!”

    何真一听,顿时就惊讶了:“三个宰相了?还是中宰相,那以何为尊?卫国公当宰相,确实是大事啊!”

    感慨了下,他又低下头去写信,把最后一点写完了,同时问道:“还有什么么?”

    回过神来,他便问了:“爹,你要上奏啥,干嘛又撕了呢?”

    何真一边写,一边听着,听到这个消息,压根就无动于衷。

    何真听了,稍微犹豫了下,然后还是回答道:“我本来想把下南洋这事给皇帝禀告一下,但是这奏章要先到太子手中,想想还是算了,就算想表忠心,也是不划算,就这样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