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总结对比-《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人,比如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开店做生意的,本来就是靠体力活赚钱,结果外地人的拥入,就抢了他们干活机会,他们的利益就受损了。

    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话语权,私下能唠叨,在制定政策层面,他们压根就无法发声。

    “他们确实是来香山县赚钱的,但是,商人们来香山县,是给香山县带来了钱财,把我们香山县的特产贩卖到了其他地方去卖,带动了香山县生产特产的活变多,给了更多人有赚钱的机会!”

    把事情一件件罗列出来,答案就显而易见的了。

    这种方式,对于香山县来说,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之前的时候,就悬赏过农、渔两方面。

    张三这边有点苦逼,过去拿了他的那张纸之后,便开始念了起来。

    其他官吏听到他的总结,顿时都有点傻眼,怎么听着好像是外乡人的好处,这是什么意思?

    张三读了好长一会,才把他的几百个字艰难地读完了。

    另外,他还准备贴出告示,在职业学校建好之后,以悬赏吸引人去讲学。

    当张一凡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不由自主的那种。

    “那些青壮来香山县,是给香山县带来了劳力,那么多的房子修建,山上种经济作物,地里种田,都有他们的身影。没有他们,香山县如今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他们用他们的劳动,是从香山县赚到钱了,但是他们的劳动,同样给香山县创造了财富!”

    这倒不是说张三人缘不好,而是大家都是起于微末,互相之间熟悉,这就是个乐子,回头有可以调侃的了。

    就在这档口,韩国公李善长带着一大堆官员终于到了广东。但是,同样好巧不巧的是,当他们到了广州府之后,遭遇到了几年来最大的一次飓风。

    张三刚因为这个被驸马处罚过,不但打了板子,今年的年终奖金也没有了,这可是好大一笔钱的。

    说完这个事情之后,他又宣布道:“另外,各坊都,或着以村为单位,可以考虑利用坊都或着村的资源,开设作坊、商铺之类买卖,每年所得,用于坊都、村人口为单位的分红。有什么计划,回头报上来,本官给你们把关!”

    当然了,任何会议,都不能自由发挥,那样开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没结果。

    各坊都上报的赚钱计划,如果能通过驸马这一关,那是绝对赚钱,这可是大好事来的,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家里又能多一份收入了!

    于是,他们一个个都是心情愉悦地竖起耳朵,准备听笑话。

    “是啊,就连下馆子用个餐,只要好一点的,有名气一点的,那都要等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官吏,还是说外乡人的不好。

    此时,在张一凡的问话下,县衙大堂内,这些官吏异口同声地回答人多的好!

    张一凡听了,便严肃地说道:“这便是人口红利,什么意思呢?有人了,才能创造财富,人多了,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没有外乡人,我们香山县就还是以前那个香山县,绝对不是如今这样的香山县!”

    本地人和外乡人之间的矛盾,虽然没有爆发,却是有的。并且基于人性之自私,总觉得外乡人是来抢钱,占香山人的便宜。

    不过张一凡相信,以如今香山县发展的势头,不可能没有赚钱的生意可以做。

    这些人,住在广州府驿站内,狂风呼啸,暴雨雷鸣,一如天崩地裂一般,一个个都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当然了,真要说得话,不也是有本地人干坏事,一样是能说的!

    还有这些官吏反应的一个问题,也确实存在,那就是交通拥挤。

    “……”

    一听这话,所有人在第一时间,都转头看向典史张三。

    总之,人口带来的问题,该解决的就要解决掉,不能妨碍人口都进一步增加。

    “可不就是,我们村的王二,雇佣外乡人干活,便宜,还能干,去年卖甘蔗也发大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