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这是个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驸马让他们帮忙,竟然是去给香山县官吏授课如何当官做事?!

    这是要强按着喝水,不喝也要喝。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惊讶,然后又是一顿马屁。

    但是,在华夏历史上,真正的字典,其实是《康熙字典》,这是最早以字典来命名的。

    李善长等人,觉得《说文解字》也不符合皇帝的要求。因为皇帝是要求,能为全民教化而用的。更不用说,皇帝还要求简化汉字,能让百姓学得更容易一些。

    张一凡就等着他们来夸,因此,在特意等了一会,等他们夸自己受累了什么之后,便笑眯眯地对他们说道:“你们看,我对你们要完成旨意的事,可是毫无保留地帮助了。我这里有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们能帮忙!”

    看他们的样子,张一凡便笑着解释道:“这是楼下评书开始了,《三侠五义》,讲得是江湖好汉保宋朝包拯,惩治贪官污吏的故事。”

    回过神来,李善长便试着问道:“听陛下说,这事儿是你提议,并且在香山县推行,因此,你是早有考虑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张一凡见他们都答应了,那是赚大了。

    要是有可能,信不信这些官员会要求每天都讲课,就算一天一节课,那一个月就有三百贯,都远超一个月俸禄了。

    李善长的官位最高,他便开口说道:“驸马果然厉害,一下切中驿站之弊端,英雄出少年啊!”

    李善长就知道,这是个坑!

    可是,如今他被张一凡挤兑,要想反悔都不好反悔,总不能说,我这个学问,只传给我儿子,凭什么传给外人?

    可人家驸马已经准备好了他们要的东西,说是很好的。自己为了捧他,连看都没看,直接就赞过去了。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不过好在,讲课说什么还是自己决定的。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让所有人愣了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开玩笑吧?香山县这么有钱,能吃穷?

    张一凡看他们的脸色,便认真地说道:“平时香山县驿站也没什么人招待的,所以我也没关注过这个事情。你们这么多人来,还要住那么长时间,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回头就准备给父皇上个奏章,特意说下这个问题。”

    不过,也有人开玩笑着说道:“亏了我们先来,要不然,驸马的这个提议一上,我们都住不起驿站了!”

    楼下的评书,就是按照后世来的那种,不再有吹拉弹唱伴奏,纯故事的那种。施家的两位,功力都是不低,不但声音洪亮,且旁白、人物说话皆有特色,很能引人入胜,一下就代入到故事中去。

    张一凡听了,微微一笑,也没说《三侠五义》是他写的。

    其他官员听了,也是点头,驸马的面子,总是要给得。

    张一凡一听,搞定了这个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便转头看向其他人,笑呵呵地问道:“太师都答应了,就看各位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勉强还能接受,毕竟驸马在之前就了大量的时间。

    只要他得意忘形了,才会做错事,才会做出让皇帝都没法原谅的大错!

    快到中午时分,方孝儒代表张一凡过来,把这些官员请到了香山居。

    该不会太师真得不是小心眼的人?对他们之前的恩恩怨怨,都不计较了?

    一时之间,他们想不明白。不过李善长都夸上了,他们自然也乐得轿子人抬人,也都跟着夸起驸马来了。

    张一凡在门口迎接,他的身份,应酬的时候也没必要小心谁,注意什么,就只是作为主人招待下客人而已。就算是韩国公在,也压制不了他的。

    大明朝的灭亡,就和这个有关。

    张一凡的这个说辞,很是新奇,以前可是没有过的。

    这讲一次课,十贯钱,绝对是一笔意外之财了。

    李善长还好,他是韩国公,俸禄很高的。其他人听了,顿时都是惊喜。或者说,这是意外之喜。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既然找不到问题,那就还是和以前定下的策略一样,就捧他!

    如今也才十八岁而已,就有这么大的能耐,就不信他会不骄傲!

    那可只是比试,没有性命之忧,如果真让他上战场的话,是不是就会出问题了?

    想着这个,李善长感觉自己找到了思路。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驿站,他就没有往深处去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