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人麻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3/3)页

    听着他们在那围着称赞,李善长不想听了,便伸手去拿桌面上那份厚一些的书册,打开一看,顿时,他又惊呆了。

    乐韶凤是被安排为第一个上课的,张一凡亲自过来,除了送字典范文和简化字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带乐韶凤过去。

    不过张一凡搞得这个书院,其实还只能算是一个大礼堂的模式。后面还有建筑,正在修建。如果不是台风耽搁了进度,都差不多要完成了。

    既然太师都不愿得罪驸马,那他们又何必呢?

    再说了,太师的俸禄是不在乎那十贯钱,可他们在乎啊!

    “有点《说文解字》的味道,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改进,改良了啊!”

    “……”

    除第一排是要照顾各地官员,比如道同和广州那边赶来的之外,从第二排开始,都是香山县县衙的官吏。再后面,才是对其他乡绅之类,买票进场。

    当然,先是对拼音的说明,然后是按照拼音排序以及和《说文解字》一样,也可以用部首排序,每个字都有解释和例句。

    李善长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暗骂一群马屁精,随后便笑着接过了张一凡手中的东西,并请张一凡坐了。

    就见这份书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都是一个繁体字,对应一个简体字的排列。

    乐韶凤一直到讲完,全场都是鸦雀无声。当乐韶凤以为终于讲完时,张一凡却是站起来,宣布有关这个课程的提问环节开始,并且他自己提了第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字典范本那样,就是灵光一闪,出一个思路,其实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这个汉字简化的活,那真得是一个费工夫的活啊!

    张一凡听了,当即笑着回答道:“自然是竭尽全力才做出来的。你看,我对你们可是掏心掏肺了,所有劲都使出来了。回头我也会去听你们讲课,可不能敷衍啊!”

    不管怎么样,他肯定希望自己讲课会非常受欢迎,不管他之前多不情愿,也希望有人能抢着来听。结果事与愿违,竟然没什么人来听他讲课!

    算了,反正自己是为了还驸马的人情,顺便赚个十贯钱!

    乐韶凤心中如此想着,便掩盖了失望,装出笑呵呵的样子,和驸马应酬着走向大门。

    其他官员围过去之后,也分着看了起来,然后他们同样都麻了。

    李善长觉得自己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加上他又要捧杀驸马的打算,这话里话外,就开始暗示他的态度了。

    乐韶凤:“……”

    并且他已经决定,他的人设是要捧驸马,让他得意忘形,从而自己做那取死之道!

    这次的事情中,驸马说话好像非常有把握,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他能搞定,这已经是有点得意忘形的征兆,如果在这个上面加以反驳打压的,反而会坏了之前定下的计策。

    听到他这么一呼唤,李善长回过神来,当即把这份东西拿起来,示意乐韶凤过去拿,同时笑着说道:“老夫刚才说了不下定论,由伱们来决定!”

    心中这么想着,李善长只好按捺下心中的不快,强自笑道:“哪里,那里,好不好大家说了算,老夫不说话总可以吧?哈哈!”

    大堂内,李善长和张一凡就坐主位左右,两侧便是其他官员了。跟着张一凡过来的方孝儒,还没资格坐,就站在那等着。

    他们还没有仔细研究,但是隐隐有个感觉,该不会真得如同太师所说,驸马把他们的这个活给干完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们一个个都是非常震惊地看着驸马。

    高兴之余,乐韶凤忽然发现,李善长这边正非常认真地看着驸马提供的另外一分文件。

    可这话是驸马说的,驸马都尉的级别和公侯同等待遇,这还是他牵头定下的。

    张一凡当然是已经准备好了的,当即亲自把他准备的后世字典范本,以及全部的简化字给送了过去。

    这么大一个县都是驸马管着的,还要抽空整理出这么多的繁体字简化,这个工作量,绝对非同小可。

    这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活么?

    如果这话是别人给他说的,那他会翻脸。

    这个只是范本,就是说,李善长等人奉命要编撰的字典,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意思。至于真正具体的内容,张一凡也不懂,毕竟那本《洪武正韵》最终版他都拿到了没几天,怎么可能根据这个《洪武正韵》就写出了字典,超人都不可能!

    听到这些动静,李善长顿时郁闷了。

    这时候,那些听众都已经坐下,乐韶凤又发现,这种前低后高的布置,也让后面的人不会因为身高原因就看不到前面。

    “这个可以啊,如果能编撰出一套完整的标注之法,真可以自学识字了吧!”

    只有乐韶凤随着驸马的马车,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之后,才到了地方。

    他看得这个,就是后世字典的范本。

    说真的,李善长有点不信,感觉张一凡这会不会是瞎编的,不知道简化字中有很多门道的?

    于是,他便认真地浏览了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看这种简化是否不妥?

    李善长自然不知道,这是后世的一群有学问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之后才有的简化字。当然,也有一些,是在六七百年的历史演化中就自然而然地简化了的。

    这个十贯钱,显然没有那么好拿。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都放不开,不敢提问。在走出书院时,乐韶凤也拿到了十贯钱的酬劳,没有一点拖欠。

    求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