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谁赞成,谁反对?-《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04章  谁赞成,谁反对?

    就见朱元璋听得点点头说道:“你说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香山县的成就,也多少和我要求各地涉及香山县事务时必须听从驸马要求也有关系!”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道:“过了年,香山县的三年之期就剩下不到一年了。也该是时候,让一凡整理出香山县的施政措施,哪些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全天下推广并且行之有效,哪些就只适合香山县?或者说,是适合某些地方才可以?”

    朱标听了,便请示道:“那儿臣给一凡去封书信,让他总结下?”

    朱元璋一听,却是摇摇头说道:“不,这一次,我下旨去问,走正式流程,回头要在朝堂上讨论的。”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之后,还是带着一点感慨说道:“真是没想到,一凡竟然能在香山县折腾出这么大的成就,这是我事先根本没想到的。”

    在去香山县之前,虽然张一凡确实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可那毕竟只是出出主意而已,是好是坏,真不好说。

    可如今,香山县不管别人怎么诋毁,成就摆在那里,谁也无法否认。

    以后要是谁还敢说驸马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话,那就真是瞎眼了。

    此时,至于张一凡提出驿站费用的问题,暂时只能搁置,朱元璋准备等到香山县三年之期到了之后,讨论出合适的措施,到时候一起实施。

    洪武十一年,基本上就这么过去了。

    虽然他已经是想着办法给自己减负,但是,毕竟是香山县一把手,且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离不开他的指点,以至于他这几年来真得是非常忙碌。

    事实上,前七后八并不绝对,还是有几率怀孕的,张一凡要这么做,也是尽人事而已,结果还真没怀孕。

    面对底下这些臣子,朱元璋冷声宣布道:“有关香山县的新政,到底如何,在京师吵吵,是吵不出一个结果的。不管赞成不赞成,朕带卿等亲自去香山县瞧瞧,是骡子是马,溜出来看看。好的,朕便推行;不好的,朕肯定不会推行,如此,谁赞成,谁反对?”

    这个事情一直吵到洪武十二年七月,离驸马就任香山县县令的三年之期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候,洪武皇帝终于有了决定。

    但是,这都过去两年多了,香山县的名气,已经在全国传开。特别是去年那么多京官过来了一趟,更是把香山县的繁华给传了开来,这就犹如苍蝇闻到了有缝的鸡蛋,立刻蜂拥而来。

    李爷一听,回想着当初和这个驸马打交道的往事,有点无奈,回答道:“来之前,家里交代过,不可和驸马县令冲突,既然他定下了这么重的税,我们也要遵守。不管怎么样,在可都是赚大钱的买卖。”

    本来的话,这里都有一群马车夫在抢活的。可看到这批人下船,硬是没一个人敢第一时间上去招揽生意。

    张一凡听了,微笑着说道:“我们已经成年了,你要想生,没问题啦!”

    等到方孝儒反应过来时,案子就有点多了。

    这其中,甚至还有李善长的功劳。

    文武百官:“……”

    这个李爷不是别人,就是李善长亲弟弟李存义府上的管事李来福。

    原因很简单,这些既得利益者大都是开国功臣,位居高位,他们的俸禄多加一点,少加一点,对他们影响不大。可有关粮田和食盐这两方面,就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事情。

    对此,朱镜静便带着期待对张一凡说道:“四哥和我们结婚的时间差不多,如今他都有儿子了,看,还专门写信来要红包呢!”

    这是驸马当县令的香山县,还是特区。

    可如今,不要说整个香山县了,就是整个广东都知道,驸马的地盘上,是龙都得给盘着,驸马才不会贯你是谁!

    他在香山县的时候,看到如此之多的人口,还是新兴之地,并且一个个都是有钱,他就敏锐地感觉到,赌场和青楼绝对会是非常赚钱的行当。

    李来福是话事人,他都这么说了,底下人就算不习惯也只能听着了。

    伙计算是看出来了,不是猛龙不过江,这群外地人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挡人钱财,这一下,便捅了马蜂窝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谁不知道赌博的后果怎么样,可还不照样有大把人去赌。这些东西,不用管!”

    …………

    第一,香山县推行的户籍革新,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推行,具有通用性,释放百姓的积极性,自主择业,提高生产力。

    伙计有些怕,连忙毕恭毕敬地伺候。

    要是换成后世的守成之君,不要说驸马了,就是皇帝,敢这么动他们利益的,都有可能会发生落水什么的。

    这份奏章的公开上奏,顿时就引爆了京师官场。所有官员见面,必然会讨论这份奏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