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现实就被打脸了-《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11章  现实就被打脸了

    给镜静的那些兄弟姐妹发出邀请,让他们到驸马府来商量玻璃厂股份的事情。

    本来的话,张一凡认为,场面会很火爆,毕竟他搞出来的这个股份,如今已是京师的热门词汇。

    很多人都在讨论即将成立的钱庄,并且以香山县钱庄为对比,聊着这个钱庄是怎么赚钱。

    用钱生钱这个概念,随着这些讨论都已经深入人心。由此,京师这边都已经认可,把钱存入钱庄就应该收存款利息而不再是保管费。

    相对的,这也让京师这边的人,都认可了钱庄的存款业务,多了一分信任。

    张一凡以为,钱庄是自己搞出来的,股份这个词是自己带起来的,香山县更是自己一手引向辉煌的,自己再提出这个玻璃厂股份,真得肯定会火爆。

    为此,他伤了不少脑筋,考虑各个亲王公主家的股份该怎么分配!

    结果,现实就被打脸了。

    约定这一天,都马上要午膳了,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可来到驸马府的,也就只有太子妃、燕王妃、周王以及宁国公主夫妇。然后,没了!

    钱嘛,就算是皇帝,也是不嫌多的。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吧,我们玻璃厂的一些产品,就和这个有关系!”

    张一凡听了,笑着回答道:“四嫂,你要管管四哥,他一见面就仗着力气大老是欺负人,回头把我惹恼了我不带他赚钱的。”

    好在这一次,张一凡只是笑了下就收住了笑声,然后心情很好地对在座的这些亲戚说道:“这个玻璃厂,我以技术入股,并且因为只有我知道怎么做,做什么,怎么赚钱,因此,我要占百分之五十二的股份,然后资金的话,先不铺开那么大,就以五千贯为本钱好了,你们各家分,按出钱比例占剩余百分之四十八的股份,可好?”

    张一凡一听,便知道他把钱投到那里去了,便笑着说道:“你不用解释,都是自家人,就这么说定了。”

    虽然他们想着,张一凡的这个玻璃厂,肯定也是赚钱的。但是,再赚钱也肯定没有钱庄那边赚钱,只是与张一凡和朱镜静的关系好,少赚些,也是认了的。

    听到这话,梅殷很是愣了会,最后才带着一丝疑惑问道:“是格物致知的方法么?”

    不愧是朱标,还是很照顾大妹这边的。

    五千贯,四家分,也就是一千多贯一家,不算多。

    一会之后,张一凡收了笑声,但是脸上还是带着笑意,看着面前这几个亲戚说道:“曾经,有一份传世的家业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说,我错了,哈哈哈……”

    周王一听,顿时腰板都硬了一分,兴奋地说道:“那我走了!”

    冬天取暖,后世的时候,在没有暖气之前,张一凡记得很清楚,是用蜂窝煤的。

    随后,由朱镜静这边拟了份协议,就按照刚才所说,算是完成了大明第一家玻璃厂的融资。

    用完午膳,张一凡送这些亲戚出门时,便告诉他们道:“等过了年,我就把玻璃厂给建起来,明年过年,你们就能分红了。”

    梅殷听了,有些疑惑,既然玻璃厂做出来东西和格物致知的方法有关,那为何姐夫在没有做出东西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方法了呢?

    其他人已经见了刚才张一凡发神经,因此,也都有这个疑惑,想要确认下。

    怎么做,要注意什么,也都有交代。等到柳家村的人都用起来了,好用了,别的百姓自然会学着去,倒也不用费张一凡多少心思。

    因此,他便伸手出去拍拍周王的肩膀说道:“你是在做一件千古流芳的好事,后世百姓都会记住你,感恩你的。”

    那就不能怪自己了,本来想分些好处给他们的,结果是他们自己不要!

    基于他的过往,顿时,屋子里的几个人,一下就激动了。

    张一凡听了,微笑着说道:“这个玻璃所做出来的东西,除了一小部分的应用,我觉得是基础物品,会和水泥一样尽量低价之外,其他的应用,可以算是奢侈品,这价格定高一些也无妨。我张一凡想出来的东西,想不赚大钱都难!”

    他这个话,说出来的时候,带着强烈的自信。

    他还想再问时,宁国公主在边上已经笑着说道:“我们走吧,五哥都等不及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