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一凡都懒得听,直言说道:“二哥,玻璃厂要怎么做,做什么,没人比我更清楚了。因此,我必须要掌控玻璃厂,我手中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是绝对不能少了的。这是股份玩法的规矩,没法破坏的。如果你真想要,伱可以去大哥或者其他几家问问,看他们是不是能分你一点股份。” 但是,在张一凡儿子满月的时候,朱元璋还是该使唤张一凡,就使唤张一凡了。 很显然,她考虑地更周全。 不说之前定下驸马都尉的待遇了,这次也不占功劳,如实上奏给自己表功,还真是难得了啊! 他这话,说得朱元璋笑呵呵的,很是开心。 “洪武十二年;四川眉县刁民彭普贵不堪赋役重苛,率众造反,攻掠州县,杀眉县知县颜师胜,声势大振,先后占据十四个州县。朝廷遣四川都指挥音亮征剿,亦多次为贼军打败。后又遣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进讨。至七月二十二日,彭普贵反贼才被丁玉平定。” 能解决看不清的问题,朱元璋当然也是高兴的,便接着问道:“还有呢?” 见到他到来,朱元璋便笑呵呵地说道:“李卿已经编撰完了《洪武字典》,简化的汉字,朕也已经同意。李卿奏对,说首功在你!对你的才华,甚为赞许!” 玻璃厂就有你的股份,这是要造势么? 张一凡心中回了朱标一句,表面上却是回答道:“普通百姓怕是用不起的。” 对此,张一凡不可能抗旨不遵,只好去了紫禁城。 说到这里之后,他向李善长示意了一下。 其实,最能震惊这个时代的观察对象,还是男人特有的那个。可这是御前,拿这个来观察,那是活腻了。最多是自己关起门来,或者几个好友一起观察才好。 此时,听到朱元璋问话,便反问道:“父皇批阅奏折,字迹是否看得清楚?” “洪武十一年,湖广上里坪司侗族吴勉起兵造反,号称刬平王,荼毒地方,陛下派出监军才平息了叛乱。” 他在想着时,就见李善长带着微笑对他笑笑,然后又对朱元璋说道:“大驸马之才华,真是举世无双,老臣苦思难解之道,他却能信手沾来,顺手而解,老臣佩服!” 张一凡听了,便立刻解释道:“我们眼睛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有光,而特制的玻璃就能把远处传过来的光放大……” 这个时候,朱标也已经看完,很是惊讶地插话道:“一凡,这个东西这么神奇,怕是很贵吧?” 其他人,特别是眼睛有问题的那些,那是非常关心,也非常好奇地看着。而那些眼睛没问题的,则在排队等着看望远镜。 张一凡听了,便对朱元璋奏道:“儿臣这边还带了一些东西,父皇可以试着看看,是不是其中有镜片能帮父皇看得清晰字迹。” 一会之后,就只是见面客套了一下,秦王果然就提起了玻璃厂股份的事情,还解释说那天啥啥事情的,以至于耽搁了什么的。 当他用这个单筒望远镜看远处,调整着焦距,看了好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好奇地问道:“一凡啊,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如此神奇?” “是,父皇!”一众亲王,一起回奏,声音很大。 一听这话,张一凡便眉头一皱道:“平时也没来往,这个时候过来,该是冲着玻璃厂来了吧?” 这些事情,张一凡还真不知道。他一直以为,这个时候的大明朝,主要敌人就是蒙元,分布在云贵、草原和辽东等地。按照历史的进展,明年该是能拿下云贵,再过几年,又打下辽东。 结果没想到,小规模反抗大明的战事,竟然有不少。并且听李善长所说得这两场战事,还闹得很大了。 张一凡看着秦王等人,似乎都有兴奋的意思,一下就知道,该是这些亲王终于要就藩了。 朱镜静一听,便问道:“要不要分他们一点?” 秦王听了,虽然有些不高兴,却也没办法,临走之前,还得露出笑容,对张一凡说道:“妹夫啊,以后有什么好事,一定记得二哥啊!二哥以后绝对不会耽搁的!” 张一凡瞅见这些人,心中便大概估计出来,可能和兵事有关。 于是,李善长便对张一凡解释道:“西南地方,不但蒙元占据一角,且朝廷控制之处,屡有叛乱。” “不分!”张一凡听了,断然拒绝道,“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己不要。如今看到玻璃店铺那边的买卖红火了,就想来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朱镜静听张一凡的,听到他的意见,便站起来说道:“那我去接待吧,如果他们提玻璃厂的事情,我来回绝!” 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盯着皇帝在用,就想着到底看起来会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