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棣这个老六-《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18章  朱棣这个老六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从善如流道:“父皇,儿臣明白这个道理。”

    一听他竟然这么听劝,反而让朱元璋有点意外。本来他还以为,这个女婿会觉得自己危言耸听呢!

    他正想着,却听张一凡话锋一转,又道:“儿臣请教一个问题,当前情况下,多少蒙元兵力,会主动攻打一万朝廷官军,非骑兵?”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皱,他察觉到了自己女婿果然还是没明白道理的意味,不过他也没有发作,只是想了下回答道:“如果只是步兵的话,蒙元骑兵都无需多少,同等兵力下用骚扰战术牵制,就能耗尽步军钱粮而一战胜之!”

    张一凡听了,便再次回答道:“那要是这一万军队会有援军,只给蒙元军队两天时间,他们有多少兵力会想着吞掉这一万朝廷官军?”

    朱元璋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被围步军乃困兽,战力如何,也当试探清楚,而非只凭人数决策。另外,援军多少,如何救援,是否匆忙,改为围点打援,能否击溃援军,再行缓慢吃掉步军,如此种种,皆要视战场情况而定!”

    张一凡:“……”

    感觉和朱元璋这种军事大家做问答,难度很高啊。

    这么想着,他便换了一种说法道:“那就一万朝廷精锐,五万朝廷精锐援军,都是骑军,两天能赶到战场。这种情况下,蒙元手中有多少兵力才会消灭一万朝廷精锐?”

    朱元璋估计是想要让张一凡知道战场到底是怎么样的,因此,听到他又一次问话之后,并没有不耐烦,依旧想也不想地回答道:“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要想吃掉朝廷一万精锐步军,至少要五万以上人马,甚至有可能放弃。因为骑军对阵结阵的步军很难,骑军的优势,在于机动。而一万步军乃是精锐,短期内并不会有多少破绽让骑军抓住。”

    张一凡听到这里,不由得挠挠头,感觉真要是战场上,面对朱元璋这样的敌人,那这仗就难打了。

    如果说,张一凡在兵事上没有主见,只是文官的话,他们可能不会有什么要求,也不会有如今的期待;但是,偏偏张一凡在兵事上也侃侃而谈,强硬对外,还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于是,他们自然就对张一凡有了期待。结果没想到,事到临头,张一凡却是怂了,至少在他们看来,张一凡是怂了,拿老婆孩子当借口,因此,失望的情绪,自然而然就有了。

    张一凡一听,连忙奏道:“父皇,儿臣还要照顾镜静和孩子,走不开!”

    这个还是建虏下马步战,骑兵是没法发起冲锋的。

    他能感觉到,朱元璋就是那种老谋深算的老姜,而朱棣则是初生牛犊,父子两个,至少在此时,完全是两个极端。

    要不然的话,蒙元也不是傻子,看到偏厢车组成的防御阵线,肯定知道不是那么好打的。凭什么要死几千人来啃?要知道,就算以一比二的伤亡比例,蒙元也损失不起的。

    这么想着,朱元璋便开口说道:“朕相信一凡不是你们想得那样。这样吧,燕王就藩北平,太师亦先前往,和魏国公一起辅佐好燕王,至少可以先把那个车营打造出来,看看如何编练军卒。一凡这边,再陪镜静一两个月,然后赶往北平接替太师如何?”

    心中有了计较,他便立刻回奏,声音很洪亮,还作慷慨激昂状道:“老臣遵旨!”

    李善长没想到自己费了那么多口舌,结果把自己给说去了北平。

    说到这里,他又赶紧补充说明道:“车营的意思,就是全是车子组成的军队,打造一种偏厢车,可以互相连接起来,组成一道栅栏抵御骑军冲锋。并且车上可以放置火炮,粮食等等。朝廷官军就缩在车营内部,这样就能有效抵御蒙元骑军,比起一般步军更能坚持到援军赶到。”

    不过还好,也就是去一两个月而已,就是南来北往的,舟车劳顿。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自己要是推辞,大驸马肯定也会跟着推辞。

    朱元璋只是一听,就听出了这个车营的优势,因此立刻发问。

    水师这个事情,朱棣都已经提过,女婿再要,说得理由也足够,他没道理不给。

    张一凡听了,便只好如实回答道:“我的想法是,组建车营用于吸引蒙元军队围攻,拖住蒙元军队,最后援军赶到,消灭蒙元军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