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这不可能-《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但是,大驸马和魏国公却没这个亲密关系,不可能把首功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大驸马啊,军中将领能服气?

    朱元璋显然看出他们在想什么了,也不以为意。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相信。此时的他,很能理解他这些臣子在想什么。

    然而,他们压根没听说,北方有准备发动新一轮对鞑子攻势的消息。

    这个大妹夫,他自认为是非常了解的。要说施政方面的,大妹夫能做出成绩,他是一点都不奇怪;可这打仗的事情,还能得首功,反正,他是有点不信的。

    什么情况?自己刚回到京师,北平就送来这么一份大捷?

    这不可能啊!自己在北平的时候,压根没有出塞的任何迹象,反而是因为长城防线的不完备,还担心鞑子在冬天会入寇呢!

    这么一场大捷,该是夸大其词了吧?

    反正,李善长是不相信的,便也转头看向朱元璋,想从皇帝的脸色上瞧出个端倪!

    就见一开始冷静了下来,已经收了笑容的朱元璋,眼睛就盯着那报捷文书,脸色慢慢地有了变化。

    从这以后,要么草原深处的鞑子前移,补上这个缺口,否则的话,朝廷就打开了收复辽东,攻打纳哈出的通道。明军的兵锋,就能直面纳哈出了。

    他们这么想着时,就见朱元璋已经抬起头来,看向他们的同时,一脸笑意地说道:“不错,这确实是场大捷,大驸马当居首功,蓝玉悍勇,表现不错,燕王这次做得不错,可堪大用!”

    底下,朱标倒没想那么多,就只是在傻笑着,为自己的弟弟能有如此出息而高兴。

    正常来说,北方不大可能会有如此大捷,更不用说还是燕王殿下指挥的。

    李善长懵了,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当即想到,燕王是藩王,北平那边的统帅,他和那柳家村的小子交情很好,按一份功劳到那小子的头上,似乎也很正常。

    而能远距离传讯的手段,就是核实消息的最好手段,有了这个什么信号塔,以后打仗还没开始,就能增加好多胜算了!

    李文忠最先回过神来,忍不住便问道:“陛下,这种类似烽火台的信号塔,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神奇的?”

    按照皇帝所说,大驸马竟然发明了一种类似烽火台的信号塔,能在第一时间内向北平禀明详细军情,这是真得神奇了!

    难怪北方能打那么大的胜仗了,鞑子就算再狡诈,恐怕也想不到会有这事吧?这就等于是看着鞑子在出招,然后朝廷官军这边再针对鞑子的出招做出最好的部署,能不胜就是怪事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在场的这些名将更是知道,在粮草先行之前,还有一个消息要探听清楚。

    因此,报捷文书中综合评估,推张一凡为首功。

    他们如此想着,便去看皇帝那边,不过也有的人,则是转头去看李善长,刚才不就听太师在夸么?

    在场的这些人,那个不是打惯了仗的,可以说,一个个都是大明朝的开国名将!

    因此,他们更是非常清楚,如今的北方,大捷绝对是不容易的。

    报捷文书传到每个人的手中,都让他们对于里面的功劳评判心服口服!

    但是,其他人就不是这么想了。

    没经历过实战检验,北平那边还不敢往京师这边禀告。如今经历过一次实战,已经确认非常有用,自然不可能不报了。

    这一点评之下,所有人都有些傻眼,还以为自己听差了!

    只是一瞬间,他就想了很多。刚才听到儿子有出息的高兴劲,顿时就平息了不少。

    这一见之下,底下的臣子便都有这么一个念头:该不会这个捷报是货真价实的吧?

    没错,魏国公知道么?要说北平那边打了胜仗的,那绝对是魏国公的功劳!也只有魏国公打出这么大的功劳,他们是会相信的。

    难不成他到了北方之后,又成了一员骁勇善战的将领了?这没道理,不可能啊!

    就连朱标听了他父皇的点评之后,那都是傻眼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