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就是要张一凡感兴趣才好-《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张一凡听了,却不以为意,马上就回答道:“那我们肯定赢了啊。鞑子不可能都是精锐。要是有二十万精锐的话,早就反攻了。我们派出的军队是精锐,那就足够了。”

    朱棣和蓝玉两人,年后开春,便会坐船前往觉华岛去巡查地形,核实囤兵岛上,发起预谋中的辽东战事的可能性。

    听到这话,徐达不由得摇摇头,打断了张一凡的话,无奈地解释道:“我知道轰夷大炮的威力很大,可以打很远,但是鞑子一旦适应了轰夷大炮之后,对于守城的帮助,并不会如同伱想象中那么大。只要鞑子攻城的时候散开一些,轰夷大炮并不会对鞑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定多是轰击他们的投石车,可轰夷大炮射速又慢。”

    明末主要是整个大明朝体系都烂掉了,要不然,以当时的火器种类和配置,绝对是能吊打冷兵器的敌人。

    灰山等地被明军扫荡,消息已经传到辽东,传到了纳哈出的大本营。

    蓝玉:“……”

    无言以对了一会,朱棣倒也干脆,当即承认道:“这一点,是我忽视了,我的错!”

    随后,徐达立刻想起来了,连忙点头说道:“不错,这里确实有个岛,如果作为囤兵之用的话……”

    这些聚集起来的辽东鞑子,大部分都是从关内逃过来的,听说纳哈出在这里聚集了众多人马,便都逃了过来才聚集了那么多的人马。

    徐达一听,想了下,不得不承认,女婿说得有道理。这个大驸马,真得是要他感兴趣了,他就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出来!

    那行吧,从目前讨论的结果看来,如果大驸马所说得东西真能做出来,那大明精锐之师对阵多倍的鞑子,也不会落于下风,兵力上的减少,还能让后勤压力也轻一些,也是有好处的。

    “你不会问啊,随便问问人都能知道的,那么一个大岛,眼瞎才看不到,还亏你是领着水师呢,都不去查查沿途情况。”

    边上的蓝玉,也是解释道:“海州城并不是大城,百姓没多少,不像永平城这边,难以应付鞑子的持久攻城。另外,鞑子肯定会在辽东走廊放游骑,我们没法从辽东走廊那集合出兵,只能是从关内走海路增援,才能出其不意,但是这么一来,时间太长了!”

    徐达,则主要是修筑长城,修筑山海关等地。

    他在打完酒嗝之后,当即哈哈一笑道:“不不不,你们都不对,海州城肯定能守住,多备些火器就成。增援也不必从关内出发,不需要等太久的援军……”

    朱棣:“呵呵呵!”

    张一凡这边,听到他们的话,理所当然地说道:“这个有那么难想象么?轰夷大炮知道了吧?其实就是把后面炮膛挖个空出来,再用一个小一号的火炮,事先装填好,塞到这个缺口里,组成一个能发射的火炮,就这么简单的事儿啊!”

    但是,这种原本历史上的佛朗机炮,有一个缺点就是气密性比较差,不但容易伤到打佛朗机炮的将士,射程也会被影响,变得不远。

    张一凡听了,正想说话时,打了个酒嗝。

    蓝玉不知道这个岛,朱棣也不知道,其中朱棣有点好奇地问张一凡道:“一凡,你怎么知道这里有个岛能用的?”

    看看,老丈人该是知道一凡的脑子有多聪明了吧?

    张一凡就扑在军工这边,先行打造更厉害的枪械,火炮,还有鱼松、肉松这些,他也要顾及。总而言之,就是管着后勤有关的一块。

    说到这里,他看到徐达又想说话,便抢先一步,当即接着说道:“我已经在让人改造炼铁厂了,后面炼钢的产量会增加,回头可以给我们精锐配备精钢胸甲,另外,还会打造一批火枪,比目前的突火枪威力要大好多倍的。不但射程,还包括射速方面都会有全面提升。”

    说到这里,他很是认真,看着张一凡说道:“就算是有五万好了,支援海州卫的话,兵力上怕也不能占优势。辽东的鞑子兵力,在二十万上下!”

    对于明初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张一凡说得这个,还有点难以想象!

    蓝玉虽然相信张一凡会创造奇迹,可也忍不住跟着确认道:“这种火炮还能方便地跟随军队野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