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朱棣的豪言壮志-《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1/3)页

    第238章  朱棣的豪言壮志

    觉华岛上的骑军,由水师运送,先行在盖州登陆,然后展开屏蔽了北到海州的鞑子游骑。

    随后,车营护送觉华岛上的粮草辎重在盖州登陆,共计三万人马,向海州进发。

    朱棣根据之前和张一凡商量的,在运送完这批朝廷官军之后,水师便沿着海岸线过旅顺,往金州另外一侧开去。

    如果高丽真得不自量力,想要插手辽东战事的,那这边还留了两万人马,到时候可以直接在金州登陆后,去另外一面上船,省下绕旅顺的路。

    如果高丽没有插手辽东战事,那这两万人马就可以继续支援辽阳。而停靠在金州东侧的水师,可以过旅顺返回山东登州,为下一步战事运送粮草物资。

    在分工上,朱棣这个燕王坐镇盖州,张一凡也没有去前线,陪着朱棣在盖州。前线战事的指挥权,在汤和这个信国公留守蓟镇,徐达这个魏国公坐镇山海关一线的前提下,由永昌侯蓝玉指挥。

    当然了,军中其实还有比蓝玉资格更老的侯爵,比如南雄侯赵庸、江阴侯关良。特别是南雄侯赵庸,他的功劳其实足够封国公了。但是,在洪武三年因为私纳奴婢,被朱元璋责罚,不得封公。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他这个时候会去广东平乱。但是蝴蝶效应下,当初张一凡跑去当了香山县县令,以至于朱棣领大明精锐水师南下,把海盗给一网打尽,也就没赵庸什么事了。

    当然,蝴蝶效应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赵庸原本会因为胡惟庸案牵连而死。可在这个位面上,胡惟庸定下的也不是谋逆大罪,自然也扯不上牵连不牵连了,反而在辽东这边效命。

    至于前锋主帅为什么不是他,谁让蓝玉的外甥女是太子妃,他女儿又是皇帝儿媳呢!而且蓝玉本身,就是挺能打的,得到了大驸马,荣国公的鼎力推荐。

    可是,随着探马送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哈剌章就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看这个架势,明军好像真得是想要进攻了。

    明军这边的动静,绝对是有点大的,气势汹汹的,似乎是要发起辽东大的战事。

    如果明军要大规模进攻的话,就不会只有几万几万的人马,而是几十万这样。

    辽阳到盖州,一共两百四十里左右的路程,如果快马急报,一天便能到。

    不过没事,等忙完了辽东的事情,回头就教他们,带他们做实验,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他见朱棣在认真听着,就继续介绍高丽的大概情况,讲他们的政治体系,还有内斗之类的一些常识,以及怎么最大化地利用高丽的情况。

    唯独这个化学,这个时代估计叫做炼丹,但是,在对原理的解释上,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无法共通,能理解的人就少了。

    张一凡听到他的话,只是笑了笑,又对他介绍道:“你们在这江华湾登陆,离高丽都城只有四十里左右的路,步军一天都能到。最好一开始就堵着门,不能让城里的国王和他的达官贵人跑了。用水师的轰夷大炮轰开城门,如果能抓到高丽国王的话……”

    说着这话,张一凡从桌子上拿了羽毛笔,又抽了一张空白宣纸,给朱棣画起了高丽地图,也就是后世的朝鲜地图,包括那些岛屿,地图上有的,他都画了出来。

    “报,永昌侯已经率领主力到达辽阳重镇。”

    一听他支持,朱棣顿时就兴奋起来。

    “……”

    在他忙着自己的事情时,洪武十四年八月上旬,就见朱棣兴奋地跑来海边找他了。

    打这个辽东战事算啥,就算全部拿下整个辽东,那也及不上拿下一国之都城啊!

    因此,朱棣为什么没有前去辽阳坐镇,身子连海州卫都没去,只是在盖州这里猫着,不是他怕死不上前线,而是早就在图谋高丽都城!

    也是这个原因,朱棣听说高丽那边果然派出了大军给了他攻打高丽都城的借口,并且高丽能打的李成桂也派了出来,那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对于这种情况,张一凡倒也理解。毕竟就数学来说,那都是基础,而这个时候有算数,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并不难。

    至于物理,都是些基础知识,理解起来也不算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