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傅有德的叹气-《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第(2/3)页

    辽东那边的战报,已经发到他们手中了。不过傅有德并没有通报全军,而是暂时压住,让手下人专注打好眼前战事了。

    可这一回,他们却并没有那么开心。因为这战功,其实也是要比较的。

    那五十个学生,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不但存了心思想在这些朝廷重臣面前表现,甚至都还有比一比的心思,那也是拼命地学。

    对此,那五十来个学生肯定非常高兴,能和朝廷重臣成为同年了,但是,李善长等人,就非常别扭了。这么个授课方式,那是不是要叫张一凡为恩师了?

    这个称呼,他们实在叫不出口。听着边上那些学生踊跃发言,一口一个恩师,他们就非常别扭,恨不得转头就走!

    可是,里面的内容,还真得只有张一凡能教,转头走就无法完成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了。

    收复云贵两地,这绝对算是大功。相对于北伐战事来说,也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

    乐韶凤刚才质疑了,就想补救下,便问道:“殿下,可为何有的人还是会生出一些傻的后代呢?”

    此时,因为这个事情这么一说开,由点到面,其他人对于张一凡书中还有认为难以置信的,也不敢随便提出来质疑了。

    对于傅有德和沐英来说,无可否认,他们都是一代名将。

    既然是名将,自然有名将的骄傲。

    当然了,张一凡可不是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你说啥就是啥!他是会找法子,尽量让自己轻松一些的。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他依旧还是谨慎的,当即吩咐李善长,让他领着大明最聪明的这批人,限期让他们读懂张一凡的这些书,并且给出最终的评估,以便他决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当然了,一凡说,这个人体的奥秘肯定还有很多,他也肯定没有能悟出所有,还需要时间或者后人去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就是必须让阳精保持足够的活力,这样就要保持阳精所需的温度……”

    要知道,云贵的蒙元残余,那是真得残余,处于明军的包围之中,属于苟延残喘而已。能灭掉他们,那是明军这边也好,还是蒙元自己也罢,都不会有意外的结果。

    ………………

    要是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傅有德还是沐英,肯定都会非常高兴的,一如他手下的将士们一样。

    可辽东那边,明军势力并不强,反而是纳哈出不但是名门之后,还纠结二十万之众,还背靠草原。

    不要说蒙元的梁王在身份和地位上有差距,更为关键的是,梁王也没活捉,死了!

    这么一对比之下,傅有德和沐英虽然胜利在望,可也没有心情欢喜了。

    西南土司军队和蒙元军队,在新式火器一顿教训之后,一如原本历史上一样,一场大败,把这支联军最有底气的人多势众的优势给打没了。

    最终,大明军队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昆明,逼得蒙元梁王不得不自杀了事。

    朱标对于这个问题,刚好也曾问过张一凡,便马上回答道:“你想想,一群残废比赛,哪怕跑了第一名的,依旧是残废,只不过是残废中较好的那个而已,生出傻的,也有什么奇怪呢?”

    于是,他们虽然都是一把年纪了,可学习的动力却是变得非常充足起来,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劲都拿出来了,就想着早点结束这尴尬的局面。

    不过,作为全军统帅的傅有德和沐英等人,却并没有什么高兴的。

    虽然皇帝下的旨意,还是关系到他新学的事情,他是没法拒绝的。但是,不妨碍他为了方便,就把李善长这批人加到他的那五十名学生中去,让他们一起听课。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结果还有这么大的战果,谁能想到?又有谁会相信!

    另外,高丽存在几百年,什么风雨没见过?朝廷这边,其实都还想着要拉拢呢,结果,辽东战事一发起,明军就摧古拉朽,干脆利落地把这些敌人都给灭了!

    甚至还把高丽的国王以及他们的重臣都给一锅端了,这战果的意义更是非凡。

    朱元璋倒不是不讲理的人,听到他这话,也觉得合情合理,想了下,便下旨,让张一凡到国子监教书,带他的那五十个学生。然后李善长带着这批官员也去国子监研究,遇到不懂的就去请教张一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