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回军陶郡-《长平长平》
第(3/3)页
陈四同意王龁的意见,他提出,陶郡虽然有楚军,但楚军只占领了陶邑,并未控制周围的城邑;而且楚军在陶邑也是客军,与河内晋军是本土作战还是有区别;更何况,楚军也未必一定会占据陶邑,相比从河内打开一条通道,攻占陶邑的困难可能还要小一些。
军曹认为,既然有咸阳的指令,那就别无选择,必须完成。但也有五大夫认为,返回陶郡的命令是几个月前发出的,那时楚军还没有占领陶郡。现在敌情有了变化,不宜死守原议,应该请示咸阳,取得新的指令。
见众将意见不统一,子楚跪起道:“左庶长爵最高,年最长,王命以为将。吾意以军事尽付于左庶长可也!自吾以下尽听之。”
子楚的身份众将尽知,那是太子的太子,未来的秦王。子楚发了话,众将不再迟疑,皆跪起道:“吾等尽从左庶长!”
王龁见子楚如此说,也不推辞,即问张唐道:“从安阳至陶,当取何道?”
张唐道:“渡河至濮阳,沿濮水至于大野,转入济水,即至陶也。”
王龁问道:“濮其入于河乎?”
张唐道:“濮虽近河,不与河通。必从陆行至濮阳,转入濮水。”
王龁道:“濮阳,巨都也,商贾云集,人皆知之。众将但咨于商贾,求其往濮阳之道可也。陶,亦辐凑之地,或亦有知之者。”
此后几天,王龁军开始筹备前往陶郡的事宜。宁新中、安阳也是一处商业城,王龁也没有断绝商路,各国暗探不太费力,就探听到秦军将赴濮阳、陶郡的消息,各自通过自己的路线,传回国内。
经过十天时间,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王龁指挥部队,分成三路,一路沿黄河西支南下,宿胥口渡河;一支从繁阳南下,于黎城渡河;另一支从繁阳东进,从刚平渡过黄河东支南下。三支部队将于五日后齐聚濮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