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不懂西班牙语,听不懂歌词!!但我听得津津有味……好像听懂了一般,还忍不住跟着唱,虽然舌头在打结。” “这首歌就上头啊!” “我已经听入魔了!怎么办?” “嗨起来!嗨起来!!起来跳舞!” “原来阿拉丁神灯乐队可以这么嗨……哈哈哈,果然不是乐队的问题,是作品的问题。” 马丁和罗兰看到这句“果然不是乐队的问题,是作品的问题”脸都黑了。 这意思就是他们写的歌不行呗。 都不能把阿拉丁神灯乐队捧红。 而苏晨只用了一首歌就让他们爆火了。 这让他们很没面子啊。 也让艺术家经纪娱乐公司很没面子。 歌曲上传一个小时播放量过5000万次。 三个小时破亿! 五个小时达到了恐怖的两亿播放量。 粉丝纷纷分享、转发,这首歌顺利登山热搜。 阿拉丁神灯乐队也因此一炮而红,一战成名。 粉丝量飙升。 从一个二流乐队,摇身一变,变成最受欢迎的一流乐队。 所以二流乐队和一流乐队之间的差距,有时候仅仅就是一首歌的距离。 《despacito》因为新奇,在市面上绝无仅有。 也因为其强节奏和容易记忆的记忆点。 很快这首歌在各大音乐榜单上的排名飙升。 90名……75名……30名……15名! 最终变成榜首! 一下子引发了整个乐坛的地震。 “一个二流乐队,干翻了一众名人堂top100名单上的歌手?” “就连奥黛丽、希尔斯等人都被踩在了脚下。” “这逼装得太牛叉了。” “二流乐队干翻顶流……这还是从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 “所以歌好可破一切?” “苏晨这个人真的邪门儿!!只要是他写的歌,无论谁唱!只要不是傻逼,都能火。” “这么看来……我怎么感觉苏晨一个人要干翻全球整个乐坛?” 各种各样的评论炸了。 虽然这首歌因为是阿拉丁神灯乐队演唱,苏晨在名人堂上的排名依然只是第12位,没有变化。 但这并不妨碍苏晨成为话题的中心。 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将苏晨词曲人的身份与马丁和罗兰、布朗这样的世界金字塔尖的词曲人相提并论。 不知不觉将苏晨已经被归为了世界级顶尖词曲人的范畴。 但也有人站出来说:“苏晨和马丁、罗兰这样的顶尖词曲人还差得远。他捧出了多少世界级歌手?再看看马丁、罗兰捧出了多少个。” 这种说法让很多“壹中人”不服。 反问道:“马丁罗兰多少岁?苏晨多少岁?马丁和罗兰他们在苏爹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 问得那些人哑口无言。 马丁、罗兰看到这样的问题也不由想: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已经是世界级的顶尖词曲人了吗? 好像并不是。 真正迈入世界级词曲人的殿堂,差不多都是五十岁上下了。 而苏晨呢? 人家二十八岁就已经可以和世界顶尖的词曲人对话了。 这么一想。 马丁、罗兰都觉得苏晨牛逼。 很佩服这个年轻人。 但认可归认可,他们内心的好胜心却并没有因此减弱。 苏晨表现越强势。 他们就越想将苏晨打压下去。 或许这样他们的心里能好受一点。 但苏晨却并没有在意这些。 而是在《despacito》发布后霸榜的第二天,安排王安发布了他的第一首英文作品《shape of you》。 歌曲一发布。 全网就炸了。 “才隔一天就又发布新作了?” “一天一首?” “准备屠榜?” “卧槽!!我感觉我又要见证历史了!” “激动激动!!卷起来!杀他个片甲不留!” “我苏爹威武。”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