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3/3)页

    山西和陕西的丹门沁货郎们跳着各种担子,一边在大漠上各处蒙古王公部落中喊话:“明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大明朝廷声明,只要北元黄金家族投降,会给予他们优待,政府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生活费用,并且王爵相封。

    至于当年跟着元顺帝跑了的汉人大地主,儒臣们,回大明投降的,如果有才能的一律按照原职任用,不愿意做官的,发放安家费用遣回家,若是家中田宅被占,大明皇家银行给予赔偿。

    这如何能不让北方动荡……

    能在中原安安稳稳的种地,谁稀罕在大漠吃沙子啊?

    于是,北方各地都涌动起来。

    大漠之上。

    此地是大元鲁国长公主大帐。

    鲁国长公主本是元顺帝的亲姐姐,但是她丈夫早夭。

    于是,数十万顷草场良田,三万多帐牧民,四万多奴隶,全都成了她的,此人知书达理,和元顺帝一样,长期受汉学儒家教育,不仅精通汉文,回鹘蒙古文也是精通,最喜欢的是听杂曲儿,大元时期,因为读书人无法做官,杂曲兴盛发达,在北方常常有走村串乡的戏班子唱各种歌曲杂曲,俗称唱大戏。

    而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本身能歌善舞,又因为草原上人少,一年到头见不到太多人,非常喜欢热闹。

    在元顺帝逃亡上都时,都不忘带了大量的戏子伶人,供在草原上无聊时嬉戏听曲儿,这时候的娱乐生活十分贵乏,蒙古王公们对于杂曲的喜爱,不亚于后世大清时,八旗子弟们对各类地方戏曲的喜爱,甚至夸张点说,如果大元的统治能延续一段时间,那么京剧可能在元代就诞生于北平了。

    鲁国长公主她不过三十余岁年纪,身材骨架较宽,颧骨比较高,虽说还有些蒙古女子的模样,但是穿着和中原女子一样,因为她本身就出生在北平。

    “确定了吗,大明的吴王朱元章,真的准许我大元的黄金家族归附,还给我们土地府邸?”

    鲁国长公主坐在大位上,她站起身来认真问道,眼神期颐。

    大元,是华夏历史上,正统有历史记载以来,比较少见的皇帝和皇后常常一起接见朝臣祝贺的朝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后面的大明,前世那个时空,张皇后,徐皇后,都曾垂帘听政过一段时间,甚至权势也不亚于慈禧。

    鲁国长公主的汉化程度很高,她和她丈夫都很喜欢听曲儿,当年嫁去草原,她手下的陪嫁大臣竹温台,带去了大量汉人的书籍,药物,戏子伶人,还在草原上种地,给她和丈夫增加了许多收入,为此,元顺帝后面还专门给竹温台立了块儿汉文和回鹘蒙古文的碑,夸赞他是劳模。

    此碑在前世朱雄英那个时空就出土于内蒙古。

    “是的,大公主!”

    大元的平章,王保保之弟,大明秦王妃王敏的亲哥哥脱因帖木儿,此刻正站在鲁国长公主的翰儿朵宫帐前,恭顺地对着鲁国长公主讲述大明如今的优惠政策。

    脱因帖木儿也不想投降的,但是没办法,他们给的太多了……

    大明的皇帝朱元章,亲自写信过来,招降天元皇帝。

    而且,大明太子朱标,也附信一封,和自己妹夫,大明秦王朱慡的信件,信件其中一段儿,赫然是自己妹妹观音奴王敏所书。

    这就算了,为了表示诚意。

    朱元章直接派遣自己亲弟弟,投降大明后,被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章收为义子的金刚奴,前来送信。

    随行的,带着大量的物资,有紧缺的茶叶,盐巴,川花椒,脱因帖木儿都忘记自己多久没喝过擂茶了,将盐巴,奶皮子,川花椒和胡椒用以石春研磨,然后烧成茶汤喝,那滋味儿……

    这时候的漠北草原,日子是很苦的。

    过惯了奢华日子,谁能禁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

    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脱因帖木儿更是感慨万千,自己的亲弟弟金刚奴,不仅深受朱元章的信任,朱元章还委派他在衢州,寻找当年忽必烈攻入中原时,带着孔子牌位逃到衢州,并且在崖山后,隐遁入深山的南孔后人,已经有了眉目。

    如果朱雄英知道此事,定会感慨万千。

    当年崖山之后,忽必烈俘获了一些跳海没死的南孔后人,让他们去劝在衢州的孔子后裔出山,辅左大元,但是他们全都不愿意,甘愿受戮。

    最后忽必烈只能封留在山东的孔子偏支祭祀孔子香火。

    南孔一支,消失数十年,躲在衢州深山,如今去找请他们出山辅左汉人江山的,居然还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