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海融一来,李律直接选择跑路,张北川也当场认了怂。 官大一级压死人。 其实,张北川的官也不小了。 若是按照沐山旧王实行的旧制,他已经挂帅印,至少是个骑将。 但新王荣登大宝后,便把整个朝廷体系全改了。 从李律在明阳县便能看出来。 他是总头,明阳县一切与百姓有关的,都归他负责。 他的下属是村长,再往下是里长。 听起来挺风光的,但是,所有的军务相关,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剿匪需要出动军队,他便一点办法都没有。 必须要军职官员,才能发令剿匪。 如此做法,便是为了防止军政结合,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抗朝廷。 至此,军饷得从政务官处拿,却又独享军权。 一旦军队造反或者听调不听宣,所属政务官直接断粮即可。 同样的,政务官若是有了二心,军队杀过来,脑袋一砍,所有烦恼全部解决。 改革之后,东城军政体系,变得特别复杂。 东城的政职首脑,是旗部使。 旗部使下管十县总头,以区使,和守备官。 区使下面则是街长,各自负责自己的街道。 日常百姓纠纷,便是交给街长协调。 闹得厉害了,街长处理不了,才是各区区使负责打官司。 而所有的作女干犯科,抓贼拿凶,则全是由守备官来做。 守备官以下,则是百夫长,什长。 张北川,便是守备官。 若是换成军职,基本等于一个千夫长。 与曾经的骑将相比,凭空砍了好几阶。 在军务体系中,他便成了一个小官。 军职最高的,是军部使。 军部使旗下亦是为了两块。 一块是十八万大军于武阳县外边境驻扎的东军。 另一块,则是分驻于东城十县的四大旗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