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推断-《乘鸾》


    第(2/3)页

    他回来的话,附在别人身上,不是也能见到自己吗?

    那根用来镇魂的香木,在第二个故事里,是凭空出现的,明宵以为是师父提早拿回来的。既然她推断,那个师父没有未来的记忆,那香木会不会是师父附身的那个人给的呢?

    明微想着想着,拿了根树枝,在地上比划着。

    第一个时间节点,便是宁休遇到那位高人的时候。他制的箫和师父的手艺一模一样,明微有理由怀疑,他就是穿越后的师父。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柳阳郡王案,永嘉八年。明三插手其中,以至于明家牵扯进皇权之争。

    第三个时间节点,便是她到来的永嘉十八年,蒋文峰到东宁查案,以后的历史就被她改变了。

    “你在算什么?”杨殊问。

    明微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我怀疑,当初送宁先生箫的人,就是我师父的附体之躯,在推算,师父到底是什么时候出事的。”

    杨殊想了想,接过她手里的树枝,往前挪了挪:“你这里应该再加一个时间。”

    “什么?”

    “元康二十七年,夺嫡之乱。如果这时候他在的话,你说他会不会阻止这件惨案?”

    当然是——会!

    这一切的根源,始于思怀太子案。

    只要阻止夺嫡之乱,北齐就会走向另一个结果。

    思怀太子不死,当今便不会有机会,那么,后面发生的一切事情,就全都抹平了。

    “起始时间,是元康二十七年。可以确定,这个时候,你师父还没有回来,所以没能阻止夺嫡之乱发生。”

    明微点点头。

    杨殊将树枝挪到第一个时间节点:“我师兄遇到你师父的附体之身,大概是十五岁,也就是永嘉五年。他没有交待任何事情,所以,这个时候他应该回来不久,可能只是怀着孺慕之思,见一见已经故去多年的师尊。否则,他知道我师兄壮年而亡,不可能没有任何交待。”

    明微想了想,这个推断很合理。

    也许那时候,穿越来的师父还想着,等时间到了再去救宁休,然而没来得及。

    再说到第二个时间节点:“永嘉八年,柳阳郡王谋反案发。他知道明家是怎么倒的,如果他活着,肯定会去阻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