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惊讶-《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3/3)页
    把卖出的钱转化为内地工业发展的助力,刚好符合内地发展现状。
    除此之外,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打破内地被困的格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也是没毛病的。
    外国筑起的围堤,就需要一个个这样的蚁穴来破坏掉,让这些围堤形同虚设。
    说完这个,周济民突然又提起一份数据,一份从特殊部门那边拿到的打击老鼠桉件的数据材料。
    从去年传出京城即将落地第二家电脑制造厂,以及清华北大和文津街等三个地方,均受到了老鼠们的疯狂围观。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特殊部门就处理了上百起这样的桉件。
    可谓是触目惊心!
    此外,他还拿出了一份关于保护这些电脑的队伍数据。
    就强调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脑虽好,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想要发展起来,就不能单纯靠这样的保护来畸形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公布电脑技术?”
    其中一位领导皱眉,突然打断了周济民的说话,不悦地问道。
    后者摇头,道:
    “肯定不是,这么愚蠢的做法,只会让人笑话。”
    “我的意思是,电脑技术想要按下加速键,那就必须得有充足的人才和强大的工业基础。”
    “就算我们严防死守,不出三年,外国肯定也可以发明电脑技术,因为人家的工业实力在哪摆着,我们阻止不了。”
    阻止个毛线啊,兔子从来就不会干这事,并且现阶段来说,也没那个实力。
    既然如此,唯一的出路,那就是在外国发明电脑之前,把电脑技术卖出去。
    他的这个提议,瞬间就遭到了大部分领导的反对,老林更加激烈,眼睛都红了。
    周济民瞬间无语,但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耐心地听完领导们的反对意见,再有针对性地反驳回去。
    讲真的,他也不想这么做。
    可事实上,不这么做,还真不行。
    “首先,诸位领导们的担忧,我都十分清楚,我的这个提议并不是现在就要做,并且也不是卖当前我们掌握的最新技术,而是我之前研发过程中,最落后的技术......”
    “其次,这个技术,不卖出去一个天价,没个几百亿美元,那是不要想的......”
    嘶!
    一众领导瞪眼,眼睛都直了,几百亿美元?那不正好的之前丑国在北方跟我们打战的总费用的吗?
    北方那次战争,我们是花了六十多亿人民币。
    而联合军那边,花费了三百多亿美元。
    要是一个电脑技术,真能换来那么多钱,那就舒服了。
    刚才气势汹汹,持反对意见的几位领导,全都反水了。
    有这么多钱,卖就卖了吧,怕个卵啊?
    再说了,周济民不是说了嘛,卖的只是最落后的技术,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
    换句话说,我们还是领先别人的。
    既然如此,把落后的技术卖掉,换个几百亿美元,可真是太好了。
    然而,人家老外也不是傻子啊,愿意花那么多钱当这个冤大头吗?
    那些老外当然不是人傻钱多的大怨种,不过,要是好好计划一番,也不是不能让这些老外心甘情愿地给钱。
    “计划是计划,落地之前,我们来先聊一聊,电脑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听到周济民又转移话题,领导们也不恼,都不吃饭了。
    原定计划中的二十分钟,也没人提起。
    毕竟现在提的可是战争,打仗这件事,在座的领导都是高手中的顶级高手。
    他们也想听听周济民的想法,毕竟科研人员看问题的角度,跟其他人还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太空中,有上百颗卫星,充当我们的眼睛,会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不等领导们反应过来,周济民接着往下说。
    “卫星是导弹的眼睛,可卫星并不是只有这个作用,它还可以是我们士兵的眼睛……”
    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战,打的就是人才战!
    “我计划是从一九六五年开始,组建一支规模上千人的软件工程师队伍,搭建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
    这个饼,很大,但十分切合实际需要。
    简直说到了领导们的心坎上。
    有这个导航系统,那还不是指哪打哪?
    一顿忽悠下来,老林第一个开口,追问为什么要等到六五年才开始?
    周济民两手一摊,无奈地道:
    “关键是现在也没人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提起这个,他又建议加强教育,向基础教育倾斜资源。
    “你不是要高精尖的人才吗?怎么还提议加强基础教育呢?”
    其中一位领导疑惑不解,周济民给出了解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