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宿舍调整风波(四)-《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第(2/3)页

    陈秋铭连忙点头:“李老师好。”他注意到李炬的帆布包上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字样,边角都磨白了,想来是以前当老师时用的教具包。

    李炬接过水杯,仰头喝了大半杯,才喘匀气,摆了摆手:“你好你好。”她的目光扫过陈秋铭,带着点审视,又带着点莫名的亲切感,像是在看熟人。

    “李炬老师原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公共课教师,这学期刚调过来当馆员的。”安河桥补充道,语气里带着点缓和的意思。

    李炬却“嗤”了一声,放下水杯,手指点了点桌面:“河桥,你别美化了。什么‘调过来’啊,我就是被发配过来的。”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自嘲,但眼神却很亮,没有一点委屈的样子。

    陈秋铭愣了一下:“发配?”他有点意外——马院的公共课教师虽然辛苦,但毕竟是教学岗,怎么会突然调到图书馆当馆员?

    “可不是嘛!”李炬拿起桌上的搪瓷杯,转了个圈,杯底的茶垢清晰可见,“不就因为我这口无遮拦的性格,什么事都喜欢较真,得罪了领导呗。所以就直接给我调到图书馆信息科,美其名曰‘协助图书分类工作’,其实就是把我闲置起来呗。”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陈秋铭能听出话里的委屈——哪个老师不想在讲台上讲课,尤其是能直言不讳的人,往往对教学更上心。安河桥在旁边笑了笑,打圆场:“别这么说,咱们信息科也挺好,安安静静的,不用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会。对了,秋铭,我叫她‘二哥’,你别介意。”

    陈秋铭更愣了:“二哥?”

    “嗨,还不是因为我这性格。”李炬大大咧咧地摆摆手,“说话嗓门大,做事不拖泥带水,以前马院的同事都说我‘比男老师还冲’,河桥索性就叫我‘二哥’了,听着亲切。”她顿了顿,看着陈秋铭,眼神里多了点欣赏,“陈秋铭啊,我知道你。你在学校可是有名的‘硬骨头’——敢跟潘禹会对着干,还帮学生平反处分,不是和我一样吗,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说。”

    陈秋铭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李老师过奖了,所传不虚罢了。我就是觉得,做老师的,总得为学生着想,不能看着不合理的事不管。”

    “你这话我爱听!”李炬一拍桌子,声音有点大,吓得安河桥赶紧示意她小声点,“但我得提醒你,秋铭,你也别太刚。咱们学校这地方,看着是教书育人的地儿,其实弯弯绕也多。说不定哪天你得罪了哪个领导,就也被调过来了,没准就坐在你现在坐的这个位置呢——正好没人用。”她指了指陈秋铭身后的空工位,“你看看我和河桥,不都是这样吗?他以前在法律系多风光,还不是因为跟朱构对着干,被调到图书馆来了?现在朱构回学校管纪委了。”

    安河桥在旁边轻轻咳了一声,李炬才没继续说下去。陈秋铭却心里一动——他早就好奇安河桥为什么离开法律系,现在听李炬这么说,更确定里面有故事。但他没追问,只是笑了笑:“要真有那么一天也好。我跟您二位在一个办公室,天天喝着安老师的好茶,听李老师您说趣事,感觉肯定不缺少欢乐。”

    “你这小子,嘴还挺甜。”李炬被他逗笑了,眼角的细纹也露了出来,“对了,秋铭,你带的是法律四班吧?那个班跟我还有点渊源呢。”

    陈秋铭一愣:“是吗?什么渊源?”他想起四班以前的班主任是温宜,后来换成自己,怎么会跟马院的李炬有关系?

    “他们大一的时候,我带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李炬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桌面,像是在回忆,“那时候四班就有点乱,温宜管得太严,又偏着穆双双,班里好多学生都有意见。你知道温宜后来被举报,撤了班主任的事情吧?”

    陈秋铭点头:“知道,是王刚牵头,班里学生一起递的材料。”

    “嗨,那其实是我给王刚提的建议。”李炬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点得意,“当时方圆圆因为被穆双双欺负,哭着找我诉过苦,说温老师不仅不管,还说她‘事多’。我就跟王刚说,要举报就得有实据,别光靠嘴说——把温宜偏向穆双双的处分记录、找学生谈话时的录音、还有方圆圆被冤枉的证据都整理好,直接递到校纪委,别跟系里绕圈子,系里护短。”

    陈秋铭这才恍然大悟——他之前一直觉得,以王刚的性格,虽然敢冲敢闯,但未必能想到这么周全的举报方式,原来是有李炬在背后指点。他心里对李炬多了几分敬佩:“原来如此,我就说学生们怎么能想到这么细致的办法,原来是有您在帮着出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