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焚书-《旧书大亨》


    第(2/3)页

    林逸心疼啊,虽不知道这些线装书的具体内容,但是这么多书却堆放在这样的地方,那不是作死么?要知道,线装书之类的最怕潮气,要不然自古以来也不会有“晒书”这么一说。

    幸亏这里的人还有点良心,知道用石灰吸潮,知道在里面衬着一些报纸但纵观这里的线装书,论品相,全毁了。

    而林逸也总算明白了李为民之前那句话的意思,为什么会可惜,这就是原因。

    李为民看着这些多线装书感叹道“可惜啊,这么多书,放在外面吧,怕孩子们胡乱拿,放在这里又怕沤坏了。难啊!”

    “这里一共有多少线装书啊?”林逸忍不住问道。

    “嗯,我看过记录,差不多七八千本。”

    “这么多。”

    “这还是少的,听说文革刚举家抄书的时候,从那些老人家里抄出来五六万册,品相都很好。”李为民用手抚摸着这些书,“可惜啦,才这几十年,只剩下这么一些,还都给糟蹋成这样。唉,我的责任啊!”

    林逸不发一言,此刻他的心非常难受。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看到这么一大堆宝贝,被糟蹋成这样,心中那种感情是无从发泄的,憋在肚子里难受的要命。

    以前,林逸也看一些书话杂记,记得里面有一些关于文革抄家抄出很多线装书的。那些线装书主要是关于“四旧”之类,存下较多的则是一些医药书,其它的不是被烧毁,就是被拉去打了纸浆,要么就塞进了厕所,包了油条,间接糟蹋掉。可以说,文革焚书,是一场惊天劫难。

    现在能够存留下来的线装书,那都是得到了上天的眷恋,所以,不管线装书是什么题材的,什么的内容的,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它们都是宝贝,历劫逢生的宝贝。

    再看这些线装书,在内容方面什么类型的都有,“四书五经”这些常见的,更是充斥其中。有嘉庆年间一品堂版本的大学,可惜虫蛀的厉害有光绪文斋堂版本的中庸,可惜,只有一三残卷有咸丰年间的永字八法,品相尚可,只是后面封底脱落,里面潮湿粘在一起有不知年代,应该是清朝时期的医宗金鉴,景岳全书很多本,可惜都是破烂的还有民国影印的星命溯源上下册,听说这套书是唐代“地仙”张果老写的,是最早关于算命一类的书,影印本品相好一点的就上千,可惜这两本品相极差,都破烂了一大半还有就是一些关于风水地理五行八卦这类的线装书,这些书不用说,作为重点被搜剿来很多,也破烂的最多。

    实际上,关于风水地理卜卦算命之类的线装书,在网上价格基本上全都高到离谱,以前林逸还不明白为何如此,现在才算是懂了,因为内容敏感,文革时都被抄没了,如今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内容独特,就成了香饽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