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继续五更,第一更)-《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3)页

    送走了段家人,赵曦又愣愣的坐下了。

    这一阵敷衍,最后一瞬间被吓的,得缓缓神。

    “哥哥,那是你的诗……”

    好吧,是我的。赵卿兰这样说,赵曦也只能这样应着。

    “苏颜姐姐跟我讲过,她说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你了。”

    好吧,自己是有粉丝的人。

    兄妹俩没说一阵,又有人来了。

    是高家。

    当然,所有来的人,没一个空手来的,就是段家也一样。

    不过,好像这高家的出派,比段家还大方。

    赵曦又耐着性子,听高升泰表决心,述忠诚。

    在高升泰的言辞间,整个大理是和谐的,是稳定的,也是忠于大宋的。

    只是侬智高的事儿,是个意外,内外各种原因凑巧到了一起,大理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大宋要缉拿首犯,那么大理是支持的,并给予一定的配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是把元江平了,也是应该的。大理应该为自己的摇摆承担责任。

    似乎他才是大理的话事人。

    也是,没委屈的没怨言。强势的一方,基本上不会有怨言,一切都遵照他的意志进行,没有怨的对象。

    高家是善阐候,而大理的京师设在善阐府,挺有意思。说不清到底谁做主。

    赵曦也高度赞扬了大理的国泰民安,并祝愿大理由安定走向富强。

    并且估摸着时间,在接近接待时间时,赵曦端茶送客了,也照样婉拒了高家留下妹妹侍奉的诚意。

    不管怎样说,在明面上,大理还是段氏的大理。

    国朝很讲究正统,讲究名正言顺。即便高氏确实是整个大理的实际话事人,可在赵曦这里,还是得跟段氏有差别。

    接见的时间也得表现出这点来。

    最起码在台面上,赵曦不能有搅和大理内政的苗头。一切都得符合君子之道,符合儒家传承,符合正统道义。

    这些真的挺麻烦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