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嗖…嗖……叮当…~”

    臣工们还都糊涂着,只是在愣神中看着前方的操作。

    没敢多嘴,因为根本看不明白。

    “挂勾……”

    李诫努力的嘶吼着,在这样的雨声中,他不确定负责操作的军卒能听得见,可他又不能同时指挥两侧的军卒,只能是站在装满水泥的车厢顶。

    这一节车厢已经拆除了车顶,李诫是站在那些跟泥浆差不多的水泥包上……

    李诫在喊完,便疯狂的想两边跑去,他需要确定第一时间对面射过来的挂钩,挂在这节车厢上,还必须牢固!

    “报告情况!”

    “八钩挂全!”

    “八钩挂全!”

    这时候,李诫又转身向车厢的后方奔跑,同时,有军卒再一次点燃了烟火…~

    “砰…砰…~”

    “全体都有,一二……开始!”

    在车厢顶的李诫,继续嘶吼……

    几百名军卒,人挨人的开始向缺口处推动车厢。

    而挂钩挂在车厢上绳索,也同时绷紧了。

    这就是官家主持商量的办法。

    在缺口的对面,用十六匹马同一时间拉动,这边推动,让这节装满水泥的车厢跑起来,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其在跌落到缺口时,能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对面…~从而让这节车厢以这样顺长的状态,直接跌进缺口。

    这时候,赵曦也是紧张的,紧张这节车厢跑起来的速度,有没有空闲让李诫跳下来,紧张跑起来的速度,能不能像自己预想的那样,直接顺序跌落。

    能不能减缓水流,真的就在此一举。这时代,真的没其他办法去堵缺口,这是赵曦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隆隆的声音响起,负重的车厢,在颠簸的堤坝顶跑动起来了,伴随着军卒们的嘶吼,快速的向缺口处飞奔…~

    要跌落了…~

    这不是飞车,这里也没有坡度,这只是赵曦脑子里最有可能实现的想法而已。

    毕竟是负重的车厢,在没有了坝体的承重时,自然的向下跌落…~

    赵曦心揪的很紧,自然的要向前跑,要到缺口的近处去看看,看看跌落下去的车厢,还能不能保持顺长的状态。

    “官家,不能再往前了!”

    随行的臣工愣着,猜想着,感叹着,可王中正没忘记职责,死命的拉着赵曦……

    “官家,前方真的不可以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