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二章 嗜杀之君又怎样-《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丝绸之路,赵曦的理解一直就是直河西走廊,也就是从秦州(后世的天水市)开始,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一路,直通西域诸国,在联通波斯还是大食。

    说不清,这时候对西边的称呼也很乱。什么塞尔柱突厥人,什么拜占庭,什么罗马帝国,什么大食人,波斯人。很乱,这些向导也叫的很乱…~向导的叫法,很有可能是根据国朝的习惯在称呼。

    在前朝后期,由于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力下降,丝绸之路断绝了,或者说不再直接联通了。

    中间因为西州回纥和党项人发拦路财,导致了西番商贾不得不另辟蹊径,在南边又探出一条路来。

    这是赵曦原本认为的,但从资料来看,这条路一直就存在,已经很久了。

    预示着这片区域,早就有人类在生活着。

    赵曦的命令,是清理一切非国朝军伍的活物…~

    真不知道这群杀才会干成什么样!

    要说被司马光这样指桑骂槐的映射,赵曦一点感觉也没有,那倒不可能。要说他抽风发妇人之仁,更不可能了。

    军令没有朝令夕改的!

    再说了,赵曦还有便宜行事的后话,相应他们能做好的。

    “官家,其实当初派探路者队伍时,完全可以增派皇城司探知,让他们顺序向朝廷传递信息。如此,官家也不必这样忧心了。”

    几次议事,富弼见官家都有心事。知道是在担心探路者队伍。

    也是,两个多月了,按照原本的计划,最后一队探路者也已经进入那未知的环境里了。

    “富相,朕并不是担心他们…~诺,你看看。”

    赵曦把司马光送过来的资料递给富弼,有些内容他已经重点标注了。

    富弼看的很认真。

    “哪又怎样?官家是我大宋的君王,不是那些什么塞尔柱、波斯还是大食的君王。官家没必要为他们的死活忧心!”

    “这一次探路,对于国朝而言至关重要!对于国朝平灭西夏更是无可替代的!官家,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只是些零星的记载,并且记载中也说明了,仅仅是有人生存的迹象,也或许就是指商队呢?

    即便真有定居者,在富弼来看,也无非是商贾的中转站,亦或是马匪路盗的据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