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几人都踌躇起来,他们是文工团的职工,平时只关心音乐、舞蹈、现代诗,确实很少关心这些俗务。 有个人试探着说:“赚钱的机会,我是不知道。不过,你歌唱得好,可以参加比赛啊。邻近的潞城举办歌唱比赛,第一名有五百块奖金。” 对于抽奖这种事,朱晓华向来运气不佳,基本就没有中过。 他疑虑地问:“这种比赛,一等奖基本上都内定了,根本轮不到我们吧?” 那人说:“也不一定,这次比赛有公正的监督方,可以去试一试。” 胡志成说:“比赛两天后就开始了,恐怕没机会试了吧。可惜了晓华的才华。” “可惜了晓华的才华,还挺押韵,哈哈。” 那人说:“也是哦。这个都是需要提前报名的。” 另一个个头较矮,在录音机前跳舞的青年凑过来说:“可以用我的名额,我报名了,但是不想去了。你可以冒名顶替。要是万一获奖了,记得分我一份就行。” 众人起哄:“还有这样的,专捡现成的。” 这个小矮个也不恼,继续跟随音乐扭动着身体,说:“晓华的才能不参埋没了嘛,他要是上台比赛,那我自然没机会了。不如让给他好了。”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 朱晓华摇头苦笑,前世明明是搅动市场的资本大鳄,奈何这一世却要登台唱歌,而且还是当枪手的这种歌手。 不过,想到五日之后就要再见到舅舅黄仁,他也顾不得许多。 现在干什么都好,只要能尽快还清父母生前的债务。 朱晓华说:“成交。你把参赛的门票、地址给我。” 大家却替朱晓华担忧起来:“真的要当枪手吗,万一被人识破了怎么办?” “对啊,他叫贾挺,你叫朱晓华,你俩名字都不一样,肯定会有人认出来的。” 朱晓华倒不太担心,这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大家都是线下报名,线下见面。也不存在报名时需要人脸识别的技术。 根本不存在说,张三报名了之后,系统资料里直接锁定张三,登台演出的也必须是他。 比赛,最终看的还是成绩。 报名,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