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人出了售票点,贾亮举起自己的车票说:“我的只需要六毛钱。你应该学我,能节省一半的钱。” 他的车票跟朱晓华的极像,只是在票价一栏写着:“六毛,在车票的中间空白处有一个黑色的叉,叉上写着‘半’,叉下写着‘孩’。” 朱晓华笑笑摇了摇头。 心想,如果逃票都这么容易,那大家都买儿童票去了,谁还买成人票。 次日大清早,两人准时在洛城火车站碰面。 这个年代,坐火车的人还不是很多。 有几个中年大叔,扛着蛇皮袋,拎着大包小包,步行往候车大厅赶去。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人,在车站广场高举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招工,工资日结,每天一块至两块”,口中还吆喝着:“电子厂招工,电子厂招工。二十五岁以下,十八岁以上优先。” 贾亮看着那吆喝的人,说:“你不是急需用钱嘛,电子厂招工的,考虑一下?” 朱晓华作为已经活过一世,经历过无数套路的人,怎么能不明白这中间的骗人伎俩。他自然不会上当的。 朱晓华说:“这个年代在火车站附近招工的,十有八九是骗局。要么把你骗去干别的,要么骗你交中介费。最可怕的,还有很多谋财害命的。” 这个年代,治安确实有点乱,从火车站附近就能窥见一斑。 贾亮显然不信,他说:“哪有那么多骗局,说得好像你是过来人似的。” 朱晓华本想说,我就是过来人。可是想想还是算了,否则又要解释一大堆。 关于这个年代,他从两千年的新闻报道中,依然会看到很多陈年旧案,都是跟火车站有关的。 两人在候车厅等车,朱晓华尽量看紧自己的物品,看到有几个贼眉鼠眼的人朝这边张望,他都下意识地提高警惕。 贾亮却不以为然,一会东逛逛,一会西瞧瞧。 等到七点四十五分,火车进站,众人纷纷涌上站台,朝绿皮火车上扒去。 朱晓华被人群裹挟着,涌进其中一节车厢。 车厢过道处贴着一个醒目的黄色标语:“谨防扒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