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他只进货八百根,还算是保守的。少卖一百根,可以防止压货。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一次性进货八百根的话,每根的成本是一分五,比之前还要便宜。 “晓华啊,确定明天要一次性进八百根?” 老乔还是心里没底,“其实,我每天赚点小钱就心安了,玩得太大,我心里不踏实。” 贾亮也是同样的想法,“我们现在路费有了,吃喝不愁,干嘛非要冒这个险?” 朱晓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们这种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市场上的机会却是不等人的。现在卖冰棍的人不多,我们还能赚到钱,但是等有人发现这个商机,都涌进来的时候,我们恐怕就连这点小钱都赚不到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赚大钱,要么不赚钱。不存在让你持续赚小钱的可能。” 两人豁然开朗,只觉这朱晓华说得在理,见识超群。 贾亮想到今天在象山公园的遭遇,似有所悟。 今天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卖冰棍时,他还能赚点小钱,可是当很多小孩也开始兜售冰棍之后,竞争变得激烈,他一根也卖不出去了。 他振奋精神,问:“朱哥,就听你的。我们豁出去了,赌一把。” 朱晓华再次批评他:“你这种心态就要不得了,我们不是在赌,也不会去赌。我们要的是十拿九稳。” 对于这次扩大规模,他其实是有底气的。 毕竟潞城市这么大,如果这八百根真的在象山公园、白露寺都没有卖完的话,他们转而就可以再卖到其他地方去。 区区数百根,只要依法炮制,卖出去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 朱晓华从兜里抽出二十块钱,交给老乔,说:“这是进货的钱,明天我们一起去冰棍厂。” 老乔有点意外:“你们昨天还缺回洛城的路费,怎么今天忽然就有这么多钱了?” 贾亮解释:“因为朱哥得奖了。朱哥现在恐怕比我俩都有钱。所以听朱哥的,错不了。” 朱晓华说:“虽然获奖了,但是我们目前这点资金,恐怕连一台冰箱都买不起。想搞大冰棍事业,我们缺乏的还很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