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晓华说:“我们的零售价是五分,给他的批发价是四分,已经涨了不少。至于他能卖到一毛,那是他的本事,我们只赚我们应该赚到的那部分。” 朱晓华盘算着,这白露寺景区的市场现在也算正式步入正轨了。 只要景区的关系户徐山还想继续牟取暴利,这个市场基本跑不掉。 接下来,他们要重点攻克的,便是洪山区的学府路片区。 第二日,朱晓华从冰棍厂一次性购买了一千八百根冰棍。 批发价一分四,工厂负责用拖拉机送货。 贾亮、老乔也各就各位,货物一到金水街,便立马分发了出去。 最后三人将六百根冰棍送到了工业大学勤工俭学处。 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早都已经等在那里了,那位负责的男老师分派专人给他们一一登记,哪个学生领了多少根,卖出多少根,最后交回了多少根,均有详细记录。 当日,在天黑前,六百根冰棍顺利卖完。 六百根冰棍,这些勤工俭学的学生们共赚了十八块钱。 最多的个人卖出去七十多根,赚了两块多。基本上一两个月的生活费都有了。 看到勤工俭学的学生们领到钱后开心的模样,朱晓华、贾亮、老乔三人也由衷觉得高兴。 朱晓华到此时,才感觉到自己找合作伙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是在帮助他人改善生活。 双方合作共赢,共同向前。 晚上,朱晓华、贾亮、老乔三人一算账,当天的一千八百根冰棍,共赚取了五十二块六,净利润二十七块四毛。 老乔数着一张张大团结钞票,兴奋得满脸通红,说:“我从没想过卖冰棍还能赚这么多钱。” 贾亮也难掩喜色:“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我们很快就能买得起冰柜,成立自己的冰棍厂了。” 朱晓华倒没有这么乐观,成立冰棍厂,所需要的钱,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台冰柜至少需要上千块,租场地,买模具,买原材料,样样都需要不少的钱,他们还差得远呢。 此后两天,又有五所学校加入了朱晓华的零售网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