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普通的一桌饭菜下来需要二十块,抵得上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 来这里一顿饭下去,半个月工资没了,所以普通人是消费不起的。 三人在里间的一张圆桌上坐定,各点了几道菜。 朱晓华看见餐馆收银柜台顶部挂着菜单,一张张红纸上,用黑色毛笔字写着各式菜谱:清蒸鲫鱼、霸王鸭,蟹粉豆腐、红烧蹄髈、百合汤。 在酒水饮料一栏写着:“贵州茅台” 朱晓华的目光停留在贵州茅台上,价格八块钱。 这跟几十年后,动辄数千块一瓶的茅台酒几乎没有区别。 红色的瓶盖,瓷白色的酒瓶,红白相间的包装纸。 朱晓华喊来穿着白大褂的服务员,要了一瓶茅台酒,一份麻辣火锅。 他打开茅台酒,倒上一杯尝了尝,确实是酱香白酒的味道,不由得夸赞起来:“没想到这个年代,还有纯正的茅台酒可以喝。” 老乔、贾亮也都是只听说过,却没有见过,更没有喝过。 两人也各倒一杯尝了尝。 贾亮说:“我听团里的领导说,他们也只有在接待贵宾时,才能喝到这种酒,没想到今天让我们先喝到了。” 老乔也很是满意,虽然他并不是很懂酒,但想到这酒八块钱一瓶,一口下去几毛钱没了,那定然是极好的酒。 餐桌上,火锅的汤很快沸腾起来,香气四溢。 三人把羊肉片、牛肉片倒入汤锅中,让它随汤翻滚。 朱晓华端起酒杯,说:“今天我来这里,一是为贾亮送行,二是庆祝我们终于把冰棍事业搞大了。” 贾亮想着自己和朱晓华刚来这潞城时,身无分文,连火车票都买不起,没想到短短几日,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坐在潞城最豪华的国营饭店里,享用着火锅和茅台。 这样的现实,感觉如同魔幻一般不真实。 朱晓华说:“如今我们的冰棍日销五千根,每天的净利润在一百块钱左右。相信假以时日,还会有所上升。只是遗憾,还没等到分享胜利的果实,贾亮先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