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有三五个人围坐在桌子旁打牌。 一群小孩在巷子里跑进跑出,沿着墙根捕捉蜻蜓。 还有两个男孩在墙角扔纸飞机。 纸飞机迎面撞到了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揉着眼睛哇哇大哭起来。 忽然,街道东面响起熟悉的车铃声。 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驶过来,停在楼下,转身上楼而来。 来人正是老乔。 朱晓华正欲下楼迎接,老乔已经转身上了楼。 老乔拎了拎手里的衣服和鞋子,说:“怕你一个人住着太寂寞,我特地过来给你作伴。另外,住在这里明天装卸货也方便,不用来回跑。怎么样,欢不欢迎?” 朱晓华说:“当然。这房子还是你帮忙租下的。明天冰棍多,我们是需要早点准备。” 朱晓华决定等明天过后,把冰棍的进货量提升到八千根。 其中的一千二百根发往象山公园、白露寺,在金水街中转。 其余的全部发到这里,从这里分发给附近勤工俭学的学校。 老乔叹气:“没想到贾亮这样就走了,他一走,我们的人手立马显得不足。” 现在正是业务高速扩张的时期,贾亮一走,他们送货的人手,立马捉襟见肘。 本来,象山公园那都是贾亮在负责。 贾亮一走,老乔一边要帮朱晓华处理这学府路口的冰棍,另一边还要往象山公园、白露寺送货。 而朱晓华则被牢牢困在了这个学府路口,仅是每天跟这些学校的交接,早上发货,晚上算账,预约第二天的交货量,跑工厂下订单,就够他忙的了。 朱晓华说:“看来,我们还需要一名算账和一名送货的。” 找一名送货和算账的不难,难在找到像贾亮这种,他容易信赖的人,却是不易。 老乔说:“我家里倒是有不少亲戚,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我弟弟和弟媳妇过来帮忙。他俩都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家里啃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