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按照此前的预计,火车站的销量应该已经达到一万根。 陈响丸有点失望了,火车站市场恐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朱晓华盯着前方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没有说话。 他现在也有点担心,自从在火车站设立批发中心,人员到位之后,冰棍的销量却开始停滞不前。所做的这一切准备,仿佛变成了多余的。 他把分发冰棍的任务交给陈响丸等人,自己则在周边转悠起来。 火车站前厅的广场上,有卖灌汤包子、桔子汽水的,卖报刊杂志的,卖副食瓜子的。他们的摊位前,也均摆放有自己的冰棍。 他又去火车站东面的路口转转,那儿捧着泡沫箱的,推着自行车的,也均在零售冰棍。 这个年代,冰棍还是新鲜事物,人们才刚刚用上冰箱不久。 炎热的夏季,冰棍能降温解渴,同时由于它的价格不高,普通人都能买得起。 所以它是一种很新潮、很时髦的商品。 朱晓华沿着车站东路缓步前行,忽然见到几个陌生的面孔,这些人抱着泡沫箱在卖冰棍。他们身后不远的商铺前,赫然竖立着一块牌子:批发冰棍。 “冰棍多少钱一根?” 朱晓华上前询问。 商铺的老板是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留着浓密的胡须。 他瞧了瞧朱晓华,显然不认识,随口答:“八分钱一根,批发的话便宜点。” 朱晓华追问:“批发多少钱?” 中年男子答:“一百根起批,批发价五分钱。” 朱晓华放心了,这个定价比他们的稍贵。由于火车站市场不同于其他地方,因而价格普遍都稍微高一点。 他瞧了瞧对方商铺里的货,数量也不是很多。 他继续往前走,又陆陆续续看见几个陌生的商贩在沿街卖冰棍。 显然这些人都是新冒出来的竞争对手。 朱晓华又转了几个地方,回到自己家商铺。 商铺里,陈响丸还在跟合作的商贩们讨价还价,新来的会计沈月还在做着登记。店里的泡沫箱约还有二三十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