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门口的牌子上清晰地写着:“冰棍批发,一百根起批,每根三分;五百根起批,每根两分五。” 商贩们别无选择,放眼整个火车站,也只有这儿的冰棍货源充足,大量批发价格便宜。 其他的,要么量少,要么已经关门歇业。 这个潞城冰棍批发中心成了潞城火车站最大的批发中心。 商贩、员工们纷纷对朱晓华表示祝贺。 他们都没想到,前几天还一直高喊着赔惨了的潞城批发中心,居然一夜之间崛起,横扫整个市场,成为潞城市独一无二的存在。 傍晚,朱晓华坐在批发中心二楼,翻看着当天的出货记录。 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数字上:一千五百块。 减去各项费用、人工成本,他当天一天的盈利是一千五百块,抵得上过去一周的盈利。 是这个年代很多人一辈子的收入。 朱晓华长长地舒了口气,至此整个潞城的冰棍市场算是彻底稳定下来了。 可是,当初跟着他一起卖冰棍的老乔、贾亮却不知去向。 “咚咚咚!” 朱晓华正入神沉思,忽然房门被敲响。 “请进。” 朱晓华回应。 有个人推门而入,是陈响丸。 陈响丸手里拿着一份清单,说:“朱哥,有新情况。” 朱晓华目光盯着他,示意他说下去。 陈响丸说:“潞城河冰棍厂那边的业务代表表示,明天开始冰棍要涨价一分钱,每根两分钱,否则要供应给别人。” 朱晓华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潞城河冰棍厂是他们最大的厂家,当初在开发完学府路市场后,工厂的产能便已经达到饱和,停止了给其他批发商供货。 冰棍厂每日两万根的产量,只供应朱晓华这一家。 后来,开发火车站市场时,潞城河冰棍厂临时增加设备、人手,把产量扩展到四万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