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女人收到信件后,居然一直没告诉自己,就私自把它扔了…… 谢小雅说:“我是在会计办公桌最下方的一个抽屉里发现的。” 朱晓华点点头,鼓励她说:“你做的很对,差点就误大事了。” 朱晓华恨恨地想,如此说来,扇李淑芬这臭女人一巴掌,真是一点不冤,只恨扇晚了。 如果再让她多干几天,不知道还要耽误我多少事。 朱晓华把信件展开,又重新看了一遍,字迹是用墨绿色的钢笔写就的,工整清晰。 他从头看到尾,却没找到关于舅舅黄仁的任何信息。 他不知道是贾亮忘记了,还是舅舅黄仁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理论上来说,贾亮回到洛城的那天,自己承诺给舅舅黄仁的五天期限已满,他必然已经上门来要债了。 可是,这信件上从头到尾却没听他提起过。 朱晓华有点迷惑了。 沈月问:“朱哥,洛城那边没事吧,你的火车票我已经给退了。” 朱晓华虽有诸多疑惑,可想到那边有贾亮,还有文工团的那些人在,他只好暂时放下。 朱晓华有点拿不准,语气迟疑地说:“洛城暂时应该没事。” 放下信件后,朱晓华又去了几家小的冰棍厂,把那一万根冰棍的缺口匀给了其他四家冰棍厂。每家各加两千五百根。 他还不放心,又找了洛城的两家冰棍厂。 都是两家极小的工厂,第一家每天只能供应五百根冰棍,第二家设备刚拉回来,还在招募工人。 朱晓华向他们两家承诺,此后半个月工厂生产出来的冰棍,他全部预定了。 一来,这样做可以稳定货源,防止某天潞城河冰棍厂突然断货。 二来,可以防止其他商家,特别是老乔家这样的商贩偷袭,抢了自己的货源。 三来,提前预定冰棍,可以鼓励这些小厂积极投产,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阵营。 不过,这两家工厂还是太小,朱晓华决定要自己成立一家冰棍厂,跟潞城河冰棍厂展开竞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