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有人都是一愣,降价促销打开市场,这个办法,正是他们之前用过的办法。 提高出厂价、削减对朱晓华的供货,也都是潞城冰棍厂用过的办法。 这一切,都不过是故计重施。 众人呆望着李雁秋,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 李淑芬说:“表哥啊,能不能想出点有新意的办法?你说的这些,我们都试过,根本不管用哇。” “不但不管用,还让我们自己损失惨重!”老乔补充了一句。 李雁秋却抓着朱晓华的工厂不放,继续说:“不管怎么样,不能放过他。” 李淑芬现在算是明白了,同行是冤家,李雁秋现在根本不关心能不能击败朱晓华,他关心的是晓华冰棍工厂抢了他的生意,他就必须要搞一搞晓华冰棍厂。 李淑军也对搞一搞晓华冰棍厂感兴趣,跟李雁秋一拍即合。 李淑军说:“你们说得那些都太复杂,太烧脑。我现在就只想简简单单搞他的工厂,替表哥报仇。” 火车站批发中心,朱晓华在翻阅着这两日的出货记录。 自从摆脱李秋雁的冰棍厂后,这几大市场的销量再次恢复到每日八万根。 亏损的状况也很快结束,他算了算账,当天账上盈余一千六百多元,达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新纪录。 他盘算着,照这个速度下去,自己很快便能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 正出神时,沈月敲了敲门走进来。 “朱哥,有人找你。” 朱晓华起身,有三位中年人站在门口。 这些人,一位是工业大学负责勤工俭学的老师,一位是负责教育的领导,还有一位是潞城市的领导。 为首的这位领导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他伸出手说:“你就是朱晓华?” 朱晓华点头:“我是。” 戴眼镜的领导说:“晓华同志,干得不错。你在洪山区发动的四百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市里决定给你颁发劳动奖章,以示鼓励。 “同时也是想通过你,鼓励更多的人带头创富。你有什么看法?” 朱晓华受宠若惊,问:“真的?这么高的荣誉,我怕有点担待不起。” 戴眼镜的领导说:“你要是不反对的话,我们准备两天后在洪山区开一个表彰大会,对你进行公开表彰。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