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店老板收钱,安排人装货。 朱晓华又在店里转了转,买了相机镜头、电池等几样常用的配件,一共花了一百多块钱。 他把这些配件也放进其中一个大纸箱里,跟胶卷一起封好。 一切购买完毕,店老板吩咐伙计装车,又安排了一辆小型东风卡车送货。 朱晓华跟车回去, 他打开车门,坐上副驾驶座,问老板:“最后有个问题,为什么送货不送城北和城西?” 老板想了两秒,说:“因为城北、城西有别的市场负责。” 朱晓华了然,心想,也就是说,郑城可能不止一个批发市场。 卖胶卷的,不止万宝路一个地方。 卡车启动,货和人驶离店铺门口。 送货的伙计是个跟朱晓华年纪相仿的小年轻。 两人开车出了万宝路市场,一路朝省城招待所而去。 路上,伙计羡慕地说:“我们店铺还从来没碰到过一次买么多胶卷的人呢。请问,您是做什么的?” 朱晓华说:“照相馆。” 伙计更加羡慕了,说:“照相馆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拍张照好几十块呢。” 朱晓华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伙计接着说:“你的胶卷八块五,恐怕也是我们所有主顾里面进价最低的。” 朱晓华一愣,这个他倒没想到。 他以为批发市场会跟三十年后一样,向来人来人往,买主甚多,交易活跃。 伙计解释说:“通常,我们老板对外批发价一律九块,基本一毛钱不让。只有一次,有个顾客买八十盒胶卷,软磨硬泡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老板才给他便宜了一毛钱,八块九卖给他了。” 朱晓华点头,表示自己领会他的意思了。 伙伴羡慕地瞧了朱晓华一眼,说:“你是个例外,给你八块五时,我们老板眉毛都没眨一下。他是心甘情愿的,他就喜欢你这种豪爽的客户,货拿得多,人很干脆,话还不多。” 朱晓华一笑,心想,人很干脆,话不多,货拿得多,那是你们不明白我刚刚经历了什么。 这个年头,找到合适的货源,也不那么容易啊。 有好的货源,我自然也懒得磨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