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人在最西侧的石凳上坐下。 邵教授问:“拍立得相机打开时是什么样的?” 朱晓华把自己脑海中关于拍立得相机的模样一一讲给他听。 邵教授听完朱晓华的讲解,说:“如果能有一台相机做实验就好了。” 他觉得必须拆开一台相机,把里面的零部件重新构造,才能同时装进相纸和胶卷。 可是他还是有些不解,小小的相机,如何同时装得下两样东西。如果要满足这个要求,必须把相机的体积造得足够大。 如果如此以来,便携性便受到影响,极不方便携带。 朱晓华说:“这个好办,可以先造一台大型的,无需挪动,可专门摆在海鸥照相馆里照相。以后再根据这个大型的相机,慢慢改进。” 朱晓华知道拍立得相机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实现起来,还面临着重重困难。他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里面的技术细节自然也只是一知半解。 提前十多年造拍立得相机,相当于他们基本从零开始研究。 邵教授觉得朱晓华的这个提议可行,先造一个大型的拍立得相机,实现立即拍照,而后再慢慢把相机造小。 这样以来,技术难度便出现大幅下降。 两人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到了午饭时间。小树林里的人逐渐散去,周围变得安静。对面第一影像厂大门口的招商大会也进行到尾声,工作人员正在收拾桌台。 邵教授和朱晓华也起身离开。 邵教授要带朱晓华参观自己的实验室。 两人穿过马路,向对面的影像厂里走去。 院墙下招商大会处,副总经理贺章以及影像厂的工作人员抬着桌椅板凳也同往影像厂里走去。 贺章看到了邵教授和朱晓华,远远地跟他们打招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