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前路艰险-《春游曲》


    第(1/3)页

    长孙晟病重多日,终于不治而逝。

    对于全家人来说,心理上已有所准备。

    即使是这样,当他真正永远离去时,每个人依然无法抑制悲痛的心情。

    观音婢还不能完全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

    当长孙晟停止呼吸的那一刻,看到母亲和兄长们失声痛哭,观音婢无法止住自己的泪水。

    ------

    因为要为长孙晟擦洗身子,穿上寿衣,长孙炽劝说女眷们先离开上房。

    甄氏和库氏搀扶着高秋娘,来到东耳房。

    观音婢由贺兰氏领着跟在身后。

    到了屋里,甄氏拿了个迎枕放在床头,服侍高秋娘靠着迎枕在床上躺下。

    安置好高秋娘,甄氏妯娌三人和观音婢则在靠窗的罗汉床上静静坐下。

    ------

    稍歇了一会,高秋娘的心绪才渐渐平复了下来。

    她需要让自己回归冷静。

    失去了长孙晟的依傍,高秋娘预感到前路艰险。

    在以后的日子里,考验会一个个接踵而来。

    她必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接下来要面对的许多问题。

    ------

    高秋娘十三岁嫁入长孙将军府。

    虽然说和长孙晟相差三十岁,但是两人夫妻之间感情深厚。

    长孙晟给了高秋娘无尽的关爱与呵护。

    他让高秋娘在这个关系复杂的家里站稳了脚跟,给了她最强有力的依靠与保护。

    如今,长孙晟与高秋娘已是阴阳两隔。

    以后的千斤重担,都将落在高秋娘这柔弱的肩上。

    如何应对长孙无宪的挑战?

    如何应对以后的分家析产?

    如何教育好一双儿女?等等,都是高秋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斜靠在床上的高秋娘,双眼微闭,看似平静,内心却经历着复杂的斗争与挣扎。

    ------

    在这个关键时刻,高秋娘有许多事,想和大伯长孙炽商议。

    院子里乱哄哄的,人来人往。

    竟然没有一处清静的地方,可以谈论涉及长孙将军府前途命运之事。

    长孙炽作为大伯,不便进入高秋娘居住的东耳房。

    高秋娘作为长孙晟的遗孀,从礼仪规距上来说,不能离开内院。

    可是,高秋娘确实有许多重要的话,要和长孙炽说,这着实让她作了难。

    ┄┄

    上房内,小殓已经完毕。

    所谓小殓,就是为死者穿好丧衣。

    上房院内,肖总管正在指使僮仆们摆设灵堂、搭建灵棚,准备迎候第二日亲朋故旧、长孙晟的官场同僚前来吊唁。

    长孙炽、长孙敞将长孙无宪、长孙无逸、长孙无忌三兄弟,喊至内院前厅,商量葬仪有关事宜。

    长孙炽、长孙敞分左右坐在在前厅正中榻上,长孙无宪三兄弟跽坐于厅中两侧。

    长孙炽看了看三人,安排眼下最紧要的事情,

    「目前最紧要的,是要向亲朋故旧和你父的官场同僚告丧。」

    「还要将你父故去的消息上报礼部,礼部奏报当今至尊。」

    「这样当今至尊才会召集有司,商议如何对你父进行褒扬。」

    「定下以后,拟好圣旨。明日才可差人前来吊唁。」

    「因此,无论早晚,都要安排人于今日将仆文送到各处。」

    长孙无宪认真听完长孙炽的安排,唯唯应诺,.

    「伯父放心,待讣文拟好之后,我会尽快派人送达各处。」

    ------

    长孙炽点头,又目注长孙无逸,向他解释,

    「恒安,按照仪礼,讣文应以嫡子的名义告丧。只能署安业和辅机的名字,望你不要介怀。」

    长孙无逸混迹官场多年,自然知道其中规矩,笑回长孙炽,

    「侄儿虽愚笨,但大礼还懂,不会有僭越之想。请伯父、叔父放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