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风雨前夜-《春游曲》


    第(2/3)页

    「坐吧,我确实有要事交代与你。」

    肖长庆在长孙将军府当总管多年,哪会看不清眼前的形势?

    别看长孙无逸表面上平和,说不定接下来就是一阵狂风骤雨。

    在郎主刚过世的时候,他将自己单独喊来,说的肯定是让人头疼的事。

    -------

    听到长孙无逸让他坐下,肖长庆连忙推让,

    「在二郎君这里,老奴哪里敢坐?我站这里,二郎君只管吩咐就是。」

    长孙无逸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让你坐,你只管坐下就是了。」

    肖长庆见长孙无逸坚持,就在西侧矮榻上小心坐下,挺直身子,不敢稍有懈怠。

    ------

    长孙无逸喊肖长庆过来,本身就是要给他个下马威。

    他也不再和肖长庆客气,开门见山道:

    「如今郎主故去,你可知道如今府中由何人主事?」

    肖长庆一时不明白长孙无逸问这话何意。

    他心中暗想,难道二郎君是要和三郎君在争家主之位?

    转念一想,不对。

    二郎君虽然在朝官居五品,但在府中却是庶出。

    他断无可能承继宗祠祭祀之礼,更不可能获取家主之位。

    肖长庆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推故不答,叩首谢罪道:

    「老奴愚钝无知,还望二郎君明示。」

    ------

    长孙无逸问肖长庆,

    「按照本朝律法,家主去世,家中由谁主事?」

    肖长庆见长孙无逸谈及律法,这事他不敢瞎扯,回道:

    「家主过世,如主母健在,家中之事当由主母裁决,如子女僭越,是为不孝。」

    ┄┄

    自汉以来,历朝历代尊孔崇儒,最重孝道,连各朝皇帝的谥号之中,也多有一个「孝」字。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二句即是对孝的论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认为,守孝弟的人,不犯上,不作乱;认为孝弟是做人的根本。

    因此,历代帝王为稳住自己的江山社稷,都把孝看得很重要。

    《论语》这样认为,是有其道理的。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在这个世上给予其最大恩惠的,当是他的父母。

    试想,假如一个人,对给予其最大恩惠的人都不愿报答,那么还会指望他忠于君王,忠于国家吗?

    所以,说到「不孝」,是每个人都难以承担的罪责,这是十恶不赦之罪。

    ┄┄

    长孙无逸见从肖长庆口中,说出了他想让其说的话,便对肖长庆道:

    「既然你知道,主母健在,家中之事由主母裁决。那你定当明白,如今主母是家中主事之人。」

    肖长庆惶恐地点点头,「老奴明白。」

    长孙无逸放下手中酪浆,将双手叠放手身前,看着肖长庆,

    「既然这样,我就不再多言。今有一事想告,请你好自为之。」

    肖长庆道:「二郎君请吩咐。」

    长孙无逸目光如锥,注视着肖长庆,神情严肃,

    「你可要听仔细了。」

    他毕竟是朝廷五品命官,而且是武职主官,没有官威,如何能震慑住手下兵将?

    所以说,发起威来,的确是动人心魄。

    ------

    他沉声道:「明日,当今至尊将会派人前来吊唁,并会当众宣读诏命。如有人冲撞钦差,乃是大不敬之罪。」

    「另外,如果有人冒犯主母,你有护主之责。」

    「所以,明日你要挑选得力的家仆,到场戒备,不得有丝毫纰漏。」

    肖长庆知道关系重大,不敢有半点马虎,叩首拜道:

    「老奴知道责任重大,定当全力维护。」

    长孙无逸接着言词更加严厉,

    「郎主刚刚过世,府中人心浮动,你要严防有人借机生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