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情真乃合-《春游曲》
第(3/3)页
观音婢急道:「三兄的事呀,难道阿娘已经忘记?」
高秋娘板着脸教训,
「看你这急火火的样子,看来《本经阴符七术》还未曾修到家,一点都稳不住。」
「《本经阴符七术》第四篇怎么说的?」
「要静意固志,内心强大。」
「这样才能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纷扰所动,做到威势内敛,喜怒不形于色。」
「庄敬严肃,别人才不会通过你的表情、言辞的声调、身体的动作,看到你的内心。」
「看不到你的内心,对方便不知如何应对你。你在心理上才会处于优势,在气势上才能压倒对方。」
------
观音婢听了母亲一番话,深感自己刚才有些得意忘形,不禁面有惭色。
她坐直身子,将双手置于腿上,向母亲歉声道:
「阿婢一时高兴,有点忘乎所以,今后再不会这样了。」
高秋娘微微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立志长大要做大事,就要克已谨行。」
「处事要稳,不能急躁,要稳如泰山,临变不惊。」
观音婢点头道:「阿婢记下了。」
------
这时,高秋娘才缓声问道:「你三兄让人往府中带酒的事,你想如何处置?」
观音婢便将自己所想,向高秋娘仔细说了。
高秋娘认真听着,不断点头表示赞许。
她动情说道:「你所想是对的,你和三兄,虽不是一母所生,但也是亲兄妹。」
「普天之下,除阿爷、阿娘,还有你四兄,你们应该是最为亲近之人。」
「如果连亲兄妹都不能相互善待,那你又如何能善待他人?」
「三郎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你阿爷在时,他除了喝酒,不注意小节之外,并未做出什么过格之事。」
观音婢仔细想一想,长孙无宪本质上并不坏,只不过是如扶不起的阿斗罢了。
「你阿爷和伯父、叔父商量,不让他承嗣,主要是因他才气不足、不求上进,怕以后撑不起门户。并非因为他是恶人。」
「你记下阿娘今日之言,不管以后你三兄如何,你都要将其作为兄长看待。」
观音婢听母亲说完这些发自肺腑的话,不住点头,「阿婢记下了。」
------
观音婢没有认识到的是,如果她这次想成功说服长孙无宪,高秋娘的这番话,才是她成功的基础。
在听高秋娘这番话之前,观音婢的目的,一是为了检验自己所学是否有用,二是为了替母亲分忧。
她劝说长孙无宪的出发点,和真正目的是为了自己。
她动机纯粹是利己的。
------
听了母亲之言后,观音婢是带着真情去的。
她这时的动机,是为了维护与长孙无宪之间的亲情,是真心实意,是想让三兄学好。
这时候她的内心,是向着长孙无宪的,是为长孙无宪考虑的。
抱着这样的心理去说服长孙无宪,言语才会相合,长孙无宪才会被真情所打动。
------
高秋娘接着叮嘱,「劝说别人之时,不要将别人当作傻子。」
「对方能从你的语调、动作、表情中,感知到你是否发自真心,是否是在设身处地替他着想。」
「真心实意替对方着想,才是说服别人的必胜秘诀。」
这时,观音婢才真正明白,《鬼谷子》所说「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的真正涵意。
这就是说,两个人表面上说话很好,但却不能交心的原因,是因为表面亲近,而内心是疏远的。
高秋娘的话,让观音婢悟到了,从《鬼谷子》中还没有悟到的东西。
为您提供大神复冰的《春游曲》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七十九章 情真乃合免费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