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晓之以理-《春游曲》


    第(1/3)页

    观音婢两件事都说到了贺兰氏心里。

    一是长孙无宪整日喝酒,她早就受够了,却束手无策。

    二是看着别人的孩子读书、练武,她替自己的儿女着急。

    哪个母亲不关心儿女将来的前途?

    ------

    现在看到观音婢替自己说话,贺兰氏似乎增加了说话的底气。

    她双眼微微泛红,对长孙无宪道:

    「你最好别再喝酒,然后找个事做,再多想想孩子的事情。」

    长孙无宪身子向后一靠,双手交叉,放于腹前,斜着脸对着贺兰氏,

    「这个样子,还能做何事?」

    贺兰氏看他破礶破摔的样子,眼泪都快要流出来。

    ------

    观音婢看了一眼贺兰氏,对长孙无宪许诺,

    「三兄只要不再喝酒,我去给阿娘说,让你去几个农庄巡视农事。」

    贺兰氏接道:「这样最好。」

    长孙无宪闭着嘴也不说话。

    观音婢看着贺兰氏,她想先将孩子的培养安置住,这样就稳住了贺兰氏的心,

    「要不这样,先将阿清送城南庄园,让胡娘以后跟着丁娘子认字、学棋。」

    「孩子的事耽误不得。」

    贺兰氏也不管长孙无宪是否同意,连连点头,「就按三娘说的去做。」

    ------

    观音婢见贺兰氏已和自己站在了同一立场,心中暗想,看起来今日的事能成。

    按观音婢所说,可帮贺兰氏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督促长孙无宪戒酒。

    二是让长孙无宪做事。

    三是规划子女前途。

    这三条,哪一条都是贺兰氏求之不得之事。

    收服了贺兰氏,就算成功了一半。

    ------

    她还有更重的筹码,来诱降长孙无宪。

    观音婢思索了一下接着道:

    「只所以,现在就把孩子安排好,是因为等过了孝期,分了家,三兄成了郎主,三嫂成了主母,到时候忙里忙外,你们又顾不上孩子了。」

    听到分家两字,长孙无宪猛地扭过脸,目不转睛地看着观音婢,坐直身子,向后挪了挪。

    分家,是涉及到每个家庭成员利益的重大事情。

    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不由得长孙无宪不关心。

    况且,不久就要分家,自己要做家主,何必再去争现在的管家之权?

    ------

    长孙无宪关切问观音婢,「如何分?」

    观音婢看长孙无宪的表情,知道已引起他的兴趣,就不紧不慢地说,

    「按照大隋律法,父母在时儿子不得提出分家,孝期之内不得提出分家。」

    「何时分家由父母作主,父亲不在,由母亲作主。」

    「兄弟之间,不分嫡庶,家产平分,为未嫁之女留出嫁妆。」

    「三兄,我说的可否有错?」

    ------

    长孙无宪沉思了一会,仔细思量观音婢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他最后点头表示没有异议,「阿婢说的半点不错。」

    观音婢接着追问,引着长孙无宪顺着自己的思路回答,

    「既然不错,三兄就当明白,何时分家应由母亲决定,是也不是?」

    长孙无宪答道「是。」

    接下来的问话,观音婢已提前设计好,

    「你如整日喝酒,将你们几口和田宅农庄交付给你,母亲会否放心?」

    「如果你撑不起这个家,母亲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亲?」

    长孙无宪听了观音婢所问,默不作声。

    ------

    观音婢接着把贺兰氏,拉到和自己同一个立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