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家事安宁-《春游曲》


    第(3/3)页

    ------

    一切安排停当,长孙无逸召集外院所有管事,当众审问朱刚私自带酒进府之事。

    朱刚承认是自己贪杯,管不住自己,才偷偷将酒带入府中饮用。

    因其自己供认不讳,受到责罚在所难免。

    长孙无逸命人将其拖到外院大厅之前,重责二十板子,打得朱刚嗷嗷直叫,如杀猪一般,叫声传遍整个长孙将军府。.

    打过板子,长孙无逸又下令停了朱刚外厨采买的差事,打发他去新丰老庄去做耕奴。

    ------

    对于家奴来说,能在府中做事,是能够求来的最好差事,与做耕奴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打发家奴去做耕奴,等于是与发配无异。

    府中僮仆奴婢见长孙无逸第一次在府中发威,无不心惊胆战,哪里还有人再敢有痴妄之念。

    朱刚带酒进府之事如此处置,不但保住了长孙无宪的脸面,而且树立了长孙无逸的权威。

    正如观音婢所预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

    处置过朱刚,高秋娘观察了一下长孙无宪夫妇的动静。

    见他二人并没有因此生事,她心中思量,定是长孙无宪已有了悔意。

    高秋娘便打定主意,给长孙无宪一个改错的机会。

    过了两日,高秋娘将长孙无宪、长孙无逸和三个儿妇喊到内院前厅,把自己对以后的打算向几人说了。

    如何分家、做何事务、子女的教育,是长孙无宪夫妇最关心的事情。

    高秋娘都一一做了安排。

    她已与长孙无逸说好,给长孙无宪找个事做。

    就如观音婢所说,让长孙无宪负责巡视各个庄园的农事。

    让总管肖长庆,将长孙无宪的小儿子长孙清送到城南庄园,跟着长孙鸿等人读书、练武。

    高秋娘特地给长孙无忌写了封信,让肖长庆捎去,嘱咐长孙无忌,安排好长孙清的学业和习武之事。

    小女儿胡娘以后就跟着观音婢和丁娘子,在翰墨斋先学认字。

    ------

    分家,是长孙无逸、长孙无宪和三个儿妇最关心的事情。

    高秋娘也给各人吃了定心丸。

    高秋娘告诉几人,「如今还在孝期,朝廷律法规定:孝期之中,不允许分家。」

    她让几人心中先做些打算。

    待孝期过后,如果还愿一家人守在一起,这家就暂且不分。

    如果都认为分开过好些,她也不做阻拦,就从了各人的心愿。

    ------

    至于分家的原则,除了为观音婢该留的嫁妆,家宅田产由四兄弟平分。

    到时候,请三叔长孙敞、高家舅父和叱干舅家做个公证。

    高秋娘对几人说道:「我家在京城周边,宅院也有几处,但城中的宅院只有这一处。」

    「分家之后,各房也不愁没有住处,但如仍想住在长安城中,就要提前做些打算。」

    事实上,如果不是做官需要每日上朝,各家确实没有住在京中的必要。

    ------

    在那个年代,社会地位的高低依次是仕、农、工、商。

    逐利经商,是世族豪门所不屑的营生。

    土地田庄,才是富贵之家的根本。

    京中宅院,只不过是做官之人落脚的地方。

    因此才有,官员致仕要告老还乡,武将去职叫解甲归田。

    如果你用今日的经验,来思考一千多年之前的问题,得到的必定是错误的答案。

    处在那个年代,长孙无逸、长孙无宪和甄氏诸人,对长安城中的宅院并非是看得太过重要。

    高秋娘将该说的都向继子、儿妇说了,几人心中都安定了不少。

    既然各人都能如愿,也就没人借故生事。

    自此之后,整个长孙将军府,又归于安定祥和之中。

    为您提供大神复冰的《春游曲》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八十二章 家事安宁免费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