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当仁不让-《春游曲》


    第(2/3)页

    「我说的可不是玩笑,你真的得帮帮我。」

    观音婢看他认真的样子,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看着李世民的眼睛,

    「是何心结?说出来让我听听。」

    ------

    李世民面色突然变得庄重,声音低缓而有些阴郁,

    「我刚跟岳父大人学武时,他就问我,「作为次子,将来如何面对长兄」这个问题。」

    「当时我就记在心里,不时在寻找答案。」

    「今日,王珪先生又提起「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话题。」

    「阿婢妹妹,你说我该如何去做?」

    ------

    对于这个问题,观音婢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

    她对李世民道:「你让我仔细想想。」

    说着她从几案上端过一盏凉茶,轻轻啜了一口。

    然后,不停地摩挲着手中的碗盏,口中不停念叨着,

    「次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想了好一阵子,她才又望着李世民说道: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王先生坚持,那是他食古不化,不知变通。」

    「就拿我们长孙将军府来说,就没照着这去做。」

    「阿爷临终前就定下由四兄承嗣,而不是由年龄大的三兄。」

    「这岂不是「立嫡以贤不以长」吗?正好和王先生说的相反。」

    李世民想想观音婢所说的话,还真是这样。

    ------

    接下来,观音婢又说,

    「王先生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其实是暗指皇室立储之事。」

    「他在提醒你,以后李家获得了天下,皇储应该是大伯,而不是你。」

    李世民点点头,「听他的话意,就是这样。」

    这时观音婢咯咯笑起来,

    「这王先生也真会算计。」

    「咱们李家还未获得天下,他就先替大伯将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李世民听观音婢这样说,心中也暗笑。

    ------

    观音婢接着打了一个比喻,

    「这就好比两人,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进行争斗。」

    「就像兄弟二人,看到绝顶之上,一颗宝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兄长说这宝珠属于他,弟弟说这宝珠属于自己。」

    「两人争执不下,便对打起来。」

    「等一人将另一人打死、或打伤。」

    「得胜的那人才发现,自己没能力爬上绝顶取下宝珠。」

    ------

    说到这,观音婢看了看李世民,

    「我说的,是不是和李家现在的情况想同?」

    「大伯能不能确定,李家将来能取得天下?」

    李世民听完观音婢所作的比喻,眼里带着笑看着自己的小阿妹,

    「阿婢妹妹这个比喻真是贴切。」

    接着夸道:「你那心窍也不知是怎么长的?」

    「竟然能将这样两件事拿来比较!」

    ------

    观音婢听到世民阿兄夸奖,面上变得稍微腼腆了一些,但眼中却闪着狡黠的光。

    那光,透着一丝灵动,还蕴着智慧的光芒。

    常年沉浸于晦涩的书海之中,观音婢养成了一种能够将眼光,穿透事情的外表,深入其内部本质,进行分析推理的习惯。

    她可以内视、反听。

    她的思绪可游走于未知、和现实之间。

    她可以身临其境地到达,尚未发生事件的现场,去缘求事情发展的脉络和吉凶。

    因为她的思考深入、透彻,所以见解就深刻、犀利,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