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蓄势待发-《春游曲》
第(3/3)页
方铎宣布完对李渊的处置决定,歉疚地看着李渊,无奈地道,「下官也是依至尊皇帝诏命行事,还望唐公不要怪罪。」
李渊面色平静,神色如常,看不出有丝毫的不满和怨愤,微笑着道,「你我皆为臣子,忠君之命乃是本分,李渊定当谨遵圣命,随方司直到江都领罪,这两日就与王将军完成交接之事。」
方铎赞道,「唐公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感佩,圣主英明,当明白唐公忠君爱国之心,唐公到了江都,主上也定不会过分降罪于你。」
------
方铎接着安排处置马邑太守王仁恭之事,派鹰扬府司马刘政会,携李渊手令赴马邑城,召太原副留守高君雅、马邑太守王仁恭到晋阳述职。由马邑郡骑兵校尉刘武周,代行郡守之权。
马邑城距晋阳城四百里,方铎命刘政会骑快马,日夜兼程于四日内赶回。
事情安排完毕,众官员散去,方铎回到驿馆,李渊回到官署后院,刘政会携李渊手令驰赴马邑城。
------
李渊回到官署后院,心中再也无法平静,从方铎的安排来看,杨广的诏命不似有假,看起来真的是要斩杀王仁恭,然后将他带到江都问罪。
他在炕上闷坐了一会儿,理了理思绪,才让紫芙去喊李世民和观音婢。
------
李世民、观音婢过来之后,李渊先是向二人说了方铎的安排,接着心情沉重地道,「看来与我们预见的不符,杨广估计是真的要调虎离山。」
李世民听了之后,则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心中反而有一些兴奋。
按照李世民的打算,他早就想举兵起事了,为了等待这一天,他想尽各种办法劝说李渊。
如今,在杨广的逼迫下,李渊不得不举兵起事,也未尝不是好事,这样也省得自己为劝李渊举兵再费不少唇舌。
------
李世民劝慰李渊,「阿爷何必再为此事忧心,我们已按最坏的打算做了安排。举兵起事是早晚的事,只不过将时间提前些而已。」
李渊面现愁容,叹道,「我所怕的是,与王威交接之后,属下部众不再听我的号令。」
李世民笑道,「阿爷,你这是多虑了,这些部属皆是你讨捕盗贼时一起拼杀过来的,是经你一手提拔,怎会不听你的号令?你可以不遵杨广的诏命,难道他们就不能违抗王威的将令?今日我去见一下几位主要武官,给他们陈述利害,他们自当依你的命令行事。」
------
观音婢也劝道,「阿爷,杨广要杀王仁恭反而是好事。」
李渊不解地问,「我与王仁恭曾经共御突厥贼寇,有袍泽之谊,怎忍心他被杀?于我等怎会是好事?」
观音婢解释道,「自古用兵讲究师出有名,我们可借杨广要杀王仁恭为由,借机起兵。」
「阿爷可对部属们说「杨广为奸佞所惑,残害忠良」。全军将士见王仁恭将为所害,袍泽罹难,兔死狐悲,必将义愤填膺。我们可乘机救下王仁恭,赢得全体将士之心。」
------
李渊经李世民、观音婢一番劝说,心中忧虑渐消,他郑重地对李世民道,「只是我已被禁足,不得接见任何文武官员,起事前的各项准备都需由你去安排了,有事务必与裴寂、刘文静、姜宝谊多作商议,要做到万无一失。」
李世民重重点头,向李渊保证,「阿爷放心,世民知道此事关系到万千人的生死,不敢有丝毫疏忽。」
「只要方铎敢有所妄动,我等就立即举兵起事。」
为您提供大神复冰的《春游曲》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七九章 蓄势待发免费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