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斗口-《盗墓之敲棺》


    第(3/3)页

    包浆也能伪造,我也见过一些,不过人造的终究赶不上岁月沉淀,色调上会显得略微浮躁,肌理也有颇为干燥。

    手下这瓷碗的包浆绝对没有问题。

    辨别的第二手,看年代。

    有的器物根本没有在那个年代,完全就可以断定是仿造。

    这种例子就多了,也显得格外外行。

    下面铺子曾经有人送去过一个永乐青花的“热水瓶”,青花热水瓶底有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这假货就完全没水平,因为年代的特点摆在那里,那个年代还没那东西。

    不过如果符合年代,又是后代仿造的,那甄别难度就要提升很多。

    古玩鉴别,除了鉴别是真品,还要区分出是赝品还是后代仿作。

    比如一件写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除了是否是古物外,还要确定它是否真的是康熙时期制作的瓷器。

    如果并非是像热水瓶那样“不合时宜”的伪造,而是如龙泉窑瓷器,在宋、元、明都有生产,那么判断瓷器具体是哪一个年代的,就及其考眼力了。

    毕竟同一个瓶儿,在宋、元、明三期,现代价格相差甚远,你要没点眼力,明朝的瓶子当做宋朝收了,亏的只能是自己。

    而且就算断代成功,还要断窑口。

    古董的产地,也就是某一窑口,同时期的一件器物,几个窑口都在烧制,宋朝的汝官哥定钧,还有大大小小的窑口,比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可能是耀州窑也可能是临汝窑,这两者之间的价格就天差地别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