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二天一早,就有红果村的村民抬着大竹筐来店铺敲门了。陈曦昨天忙活了大半天,今天来的也很早,一开门,就看见三个壮汉抬了两个大框,里面满是一颗颗饱满的山楂,都是村民精挑细选的。还有一个竹筐里满满的都是削好的竹签子,一尺来长,都打磨的很光滑。 那些壮汉送完东西就走了。 陈曦把四个女孩还有自己的哥哥陈大石叫过来,开始教他们如何给山楂去除果核,然后穿在竹签上。没个竹签上十颗山楂,然后送到后堂,熬糖可是最重要的工序,当然要陈曦亲自来完成。 锅里的糖不停翻滚,终于冒出细密均匀的小气泡,陈曦撤了灶糖里的柴火,只留下一些木柴,保证温度,然后将串号的山楂放在糖果沾一下,转一圈,在放在方盘里冷却,一支糖葫芦就做好了。冷却好的糖葫芦晶莹剔透,山楂洗的干净,红彤彤的,看着就有食欲,将糖葫芦插在扎好的稻草把子上,就成了前世大街小巷常见的糖葫芦了。 把铺子门前弄上一个架子,把这一大把糖葫芦架好,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陈曦站在陈家铺子门口,就等着顾客上门,可是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有人购买。 陈曦一拍额头,忘了这个世界的人没见过糖葫芦了。 青石乡要比红果村的人多太多了,大街上来来回回的人也不少,都好奇的看着陈家铺子前的糖葫芦指指点点。 “娘,我要吃那个东西。”大街上,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拉着自己的娘亲。 孩子的娘亲也不认识啊,红果哪里被这么包装过。犹豫了一会这才来到铺子门前问陈曦:“这个东西怎么卖?” “大姐,这叫冰糖葫芦,10文钱一串。”陈曦见来了客人,热情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