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稍稍有点脸红,杨小荷也跑了。 等到肉再烤好,已经足够多了,大家围在一起倒也热闹。 只是顾瑶今天也不活泼了,杨小荷也不抬头了,明月就知道吃,心思同样玲珑的清风看着场上的局势,微微一笑不说话。 年轻真好啊! “陛下,公主殿下,左相求见。”几人吃东西呢,有人进来汇报。 “传。”陈阳放下手里的东西说道。 左相王昌龄走进院子。 今天也难为老头了,一把年纪,先是进宫得知陛下不再,然后又转头到陈曦这里。 “老臣见过陛下,见过曦月……”一身官服的王昌龄正在那准备挨个行礼呢,让陈阳打断了。 “行了,又不是宫里,说正事。” “陛下,之前公主殿下提议的三字经已经补充完毕了,请过目。”王昌龄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卷轴。 这上面就是京都那些文坛大家整理出来的新版《三字经》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总结推敲,反复更改,那些文人终于敲定了这个版本,来给领导看看。 陈阳接过去,看了看,然后递给陈曦,最后是陈良。 这个改良版本的《三字经》虽然涵盖面不如当初的那么广泛,但是效果是一样的,作为启蒙读物是相当的合适,而且里面的典故也都是陈国这边甚至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情,更加容易理解和揣摩其中的含义。 最后看完的陈良放下了卷轴。 “不错,很不错,依然是朗朗上口,那些典故也是耳熟能详,这样的东西是在太适合作为幼童启蒙了。”陈良总结道。 “陛下,学院那边的意思是,咱们是不是要庆祝一下?毕竟这是一桩壮举,关系到陈国的未来。”王昌龄问道。 “要,当然要,劳烦左相再跑一趟,三日后依然是太和殿,朕要嘉奖他们。”陈阳说道。 当初那个文学研讨会就在太和殿,如今还是太和殿,正是合适。 “谢陛下,那老臣这就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王昌龄来的急,走的也急,毕竟这是好事,那帮读书人虽然平时一个个看上去孤傲清高,但是这种名誉,他们可是喜欢的紧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