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爹原本的子女,是要留在强大的军阀身边,作为人质的,还要叫他大爹。 除了作为人质以外,更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若是妻子在回到小爹身边后,继续为小爹繁衍子女,那么大爹,就会处决留在身边的人质,也就是他们的子女。 因此,小爹便不敢与妻子再恩爱,大爹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 “虽然说,你是一个没种的废物,但是我还是如你心意,把你妻子送回去了,说实话,你的妻子,生育能力还不错,每年一胎,不知道是他好生养,还是配合所致,不过,像你这种没种的废物,还是不要想着男欢女爱了,老老实实的当个奴才,好生抚养我的孩子,要视如己出。” 这种现象,是当时那个社会,最常见的现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普遍性极高的恶趣味。 这种夺人妻子,借妻生子,扣留子女,再原物奉还的行为,给予了那些原本就承受能力比较差劲的军阀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恶趣味,导致了许多自刎的悲凉结局。 可惜,他们不是豪杰,也并非英雄,所以,他们的自刎,在世人看来,不过是因为,妻子被他人玷污,自己还要笑脸相迎,帮别人养孩子,那种无能狂怒的最后体现。 自刎也好,苟活也罢。 当妻子沦为战争牺牲品的同时,大爹和小爹的区别,就油然而生,纵然是曾经再恩爱的夫妻,被战争的附加恶趣味如此玩弄,就好像是命运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莫要说有些人开不起玩笑,就只是看看那些,喜好他人妻子的,有着特殊癖好的人,若是让他们做了主子,却不知,会有多少良家妇女,惨遭毒手。 人说是,战争对于男人的危害最大,因为常常出现身首异处,没人收尸,按照迷信的说法,叫做只能当个孤魂野鬼,没办法投胎。 可是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并非只针对于男人,对于女人,也是无差别的,就好比在权力斗争下落败的家族。 灭门悲剧下,男人被尽数屠戮,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哪怕是孕妇的腹中胎儿,那些极端功利者,也会不择手段,一个不留。 而女人,则是视情况而定。 过了生育年纪的,多半也是随男人们,黄泉路上一道走。 没有过生育年纪,且可以生育的,便由功利者们分配,或者说,瓜分。 毕竟,谁会拒绝一个免费的小妾呢? 更何况,被灭门的家族,所残存的女人,往往就是奴隶,奴隶是没有任何的基本人权的,因此,男主人可以为所欲为。 这个情况,在韩龙的祖父,韩腾的世代,最为常见,那时节,有着特殊癖好的人,比较多,属于是大基数的群体。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韩腾本人。 在连续攻破了十几个山寨后,楚城内部的局势,基本稳定,周遭的流寇,几乎是被一扫而空,没有被歼灭的,朝着吴越方向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仁天,仁山两兄弟,都要分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对付山匪水贼,流寇流民。 这帮人,正是被韩腾往东边驱逐去的,不过,这并非重点,重点是,拿下了最终的山寨之后,分赃不均,成为了当时,韩家军和其他武将的最大争端。 当时的楚王,唤作子尹,性格比较平稳,做事也讲究一个公事公办,绝不谋私。 然而,说是这样说,他内心深处,是比较偏向于韩腾的,所以,就把瓜分出来的大头子,给了韩家军。 比较,子尹和韩腾,是发小,幼年时期,二人就一起练武功,学兵法,未曾料想,子尹的待机时间不够长,英年早逝后,韩腾的权力,也受到了威胁,庙堂之中,一股全新的势力团体也在茁壮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韩龙的父亲,韩飞的世代,韩家一门,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核心原因。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了,当时的子尹,韩腾,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他们父辈的优点。 王,性格内敛平稳,做事也相对理性。 将,做事霸道直接,待人低调有原则。 当然,说是这样说。 韩腾确实霸道,任何事,也都是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 如此,王将组合,也让新生的大楚,完成了一次蜕变,成为了当时,实际意义上的霸主,占据着其他势力口中,所谓的蛮夷之地,然而,大家都知道,中原腹地,常年战乱,就算没有河洛天子会,也一直不安宁,经常会出现小打小闹,尤其是在公孙一族,还没有崛起时,更是有着十年一小乱,百年一大乱的谶语。 纵然如此,韩家一门,对于中原腹地,也有着非常恐怖的执念,他们始终认为,河洛区域,是天子之地,九州之都,大楚的都城,在荆襄一带,断然不可能以此作为王都,大楚真正应该做的事,有两件。 其一,是扩充地盘,徐图进取。 其二,是等到天下统一之时,迁都河洛,如此,楚王,便是真正的王者,便是这天下共主。 当然,这个理想,到韩龙这一代,就破灭了,或者说,有点变质了。 韩龙依然觉得,河洛,是天子之地,九州之都,不过,这天下共主,未必要让大楚的王族来当,仔细想来,韩家一门,为了大楚王族,奋战的三代人,传至自己这一代,便是四代人,绵延百年岁月,最后大楚灭亡了,韩家一门,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东有吴越,仁山的实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就算韩家三兄弟都是世之虎将,也未必能够与仁山交手,之所以双方依然处于一种僵持状态,不过是因为忌惮韩家军的精锐罢了。 十万之众,就算给仁山一把永不崩缺的神兵利器,给他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砍完,毕竟,就算仁山的精神力是无限的,可是没有身体作为媒介,人形态的武灵,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毫无战斗力可言。 为此,仁山曾经也尝试着,寻找一件趁手的好兵器。 不要求是什么绝世神兵,也不要求是什么上古时期,某位大贤所留下的传世之宝,但求一个字。 合。 合心合力合手。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还是在用,同军队里面的骑兵所用的长刀,长矛这类别无二样的兵器。 找不到兵器,无所谓,反正其他势力,也没有什么神兵利器。 当然,除了徐行之前所得到的宰相剑和元戎剑。 宰相剑配给了诸葛。 元戎剑自配。 这件事,足以让一只追求一件趁手兵器的仁山,感觉到有种被命运耍弄的感觉。 “人说是强者恒强,寡人已经占尽了优势,吴越大地,尽在我手,人海一般的精锐,在瞬间,便可以摧毁一座铜墙铁壁的城池,凭什么徐行这个小兔崽子,随便走一走,就能捡到宝贝,寡人为何没有这种好运气!” 事实上,直到临死,屈辱苟活的仁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输给徐行,并非是因为运气的好坏,仅仅只是因为,他不是主角。 当然,此主角,非彼主角,乃是适应世代变迁,人心变化的失落之人,所做出的,最后妥协。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应该会让仁山再皱一次眉头。 拱水河畔,被隔断的先锋部队折损,确实对于蛟蟒兄弟的心态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打仗,是必然会死人的,要怪,只能怪自己指挥不当,中了敌方的奸计。 虽然说他们就连看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埋伏,但是这一波战机延误,可以说是导致了进攻的节奏,整体被拖慢,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更重要的是,韩家军目前可以确认的两个客观事实,都是劣势。 其一,是拱水河的铁索桥,已经崩裂,留下的铁索,并不足以让所有军队渡河,至少,骑兵是不可能踏过铁索的,步兵和弓兵就算过河了,没有骑兵的支援,也未必能够有所进展,倒不如隔河相望,或者另辟一条道路。 其二,是已经知道了,附近不远处,应该有齐鲁联军的据点,其驻扎的人数,不得而知,至少从刚刚冲锋突袭的一万骑兵来看,驻扎人数,应该至少是数以十万计的水平,如此,贸然放弃拱水河的南桥头据点,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现在,摆在韩家军面前的,是劣势远超优势,纵然先前已经利用乌云和暴雨,建立了第一波攻势,可惜被隐的磁力共振加上折光披风的组合攻击,直接破坏了长桥,使得前后兵马,首尾难以照应,如此,空有兵马,无有长桥,死板的留在北桥头,倒不如向前拼杀,直捣白干所在的大本营。 无奈,白干所率领的军队,都是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加上老将军们的辅佐,更是非常轻松的虐杀了韩家军。 不得不承认,强攻的情况下,就算是实力强劲的韩家军,也难以拼杀占有地形优势加上大本营机关优势的拱水河关守军。 “大哥,现在这么办?” 蛟蟒兄弟异口同声道。 韩龙皱了皱眉头,他原本想着,让蛟蟒兄弟打先锋,三万小精锐,战力已经非常可观了,至少要对付只有一万闲散人员的河关守军,肯定是不成问题。 哪里料想到,这情报有误,白干手下的一万守军,竟然都是实战派,加上老将军的战术执行力,更是轻松完成了反击,如今,河关失守不假,却也让韩家军付出了代价。 韩龙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其一,大部队离开了大本营,徐行和仁山,一定会第一时间选择突袭,只要行军速度,比韩家军的回防速度更快,那么攻破中楚,截杀韩家军,简直是易如反掌,要知道,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后方空虚,如此,别人一点即破,军心大丧,兵败如山倒。 其二,拱水河的长桥,并非一日可成之功,短则数月,长则三年五载,这个进度,并不是取决于韩家军的建筑队的造桥速度,而是取决于,在造桥过程中,白干的军队,是否会来骚扰,甚至是重新部署河关的防御,若是白干加强了防御,并且重新安置各种机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