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游离恍然大悟,原来先前那后土娘娘的做法,乃是通过龙尾,将兽皮上的兽文转译为仙家通用的云篆。 “不愧是执掌着地上万物和地下幽冥界的权柄,号称能与‘天皇’玉帝平起平坐的地皇啊,就连兽族文字都有办法转译。” 游离由衷感叹一声,再看兽皮上的云篆时,再无头晕目眩之感,真是越看越觉得亲切可爱。 他大致扫了一眼,发现通篇是纯文字,连一张图片都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叫作“五极真境图”。而且通篇所记,几乎都是此方世界的山、川、海、岛等的大致分布情况,让他不由得联想到了《山海经》。 等仔细读完后,他又发现,此文有明显的缺漏。起首是一篇提纲挈领的序言,随后就细分为《山部》《水部》《海部》和《岛部》四部,逐一详述世界各地的名山、水文、大海、岛屿等风土人情。 比如,《山部》第一篇《中山》中,就记载了中山山脉的情况,略云:“中山者,月牙海之南、蜀地之西也,地处大洲中心,高五千丈,号为‘世界龙脊’……” 等到第四部《岛部》行文结束后,却突然转跳为另一部分完全不同的内容。上云:“五行符遁术。” 读至此处,游离眼睛一亮,隐隐嗅到了功法秘籍的气息。 果不其然,再往下看,赫然便写着“木行符遁术”。 木行符遁术?游离眉头一挑,忍不住笑出声: “我记得当初在雾魔岭上,那梧桐精就曾说过,我好像是木行灵根?用人族的说法就是,五行亲木?” 想到这里,他便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 “吾辈修道,道阻且长。为求长生,逆天而行。然则道无术不通,必依玄妙秘术,方能与道合真。今有五行符遁术数卷,遗之世间,冀有缘人得之,则吾道不孤矣!” “道分阴阳,符定五行。修吾五行符遁之术,当从木行始……” 游离并未急着细读,而是习惯性地先翻个大概,毕竟这文书上没有目录。然而,他却发现在《木行符遁术》一卷结束后,下文只剩下《火行符遁术》一卷的标题,自此往下的内容均已散逸了。 他的脸上不免闪过一丝失望之情,觉得这所谓的秘籍原来只是个残本,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他原本还想着自家玄真门就是修行符道的,如果这个所谓的《五行符遁术》确有可观之处,不妨修炼试试,与自家的《玄真符道详解》两相对照,或能于他的符道修行有所补益,也未可知。 然而这个上面的文字既然有所缺漏,他瞬间就失去了修习的兴致。 玉笔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心神传音道: “主人,这兽皮文书被那三足金乌当个宝一样,一直和那根黄蛟的尾巴藏在一起,想来定有非同寻常之处。何况,刚刚又经过了后土娘娘的转译,虽然是个残卷,但毕竟第一卷的‘木行符遁术’还是完整无缺的,你又是五行亲木的体质,不如练练看?” 游离沉吟片刻,说道:“我先研究研究,如果还拿不定主意,可以请师兄看看。” 随后,他继续借着玉笔的光亮,仔细读了读那唯一完整的“木行符遁术”。 随着深入研习,游离的表情愈发凝重,其后更是露出了意外的欣喜之色。 简而言之,这个所谓的“木行符遁术”,乃是利用外在的符箓,将修士自身的木行灵根属性激发出来,从而习成相关的木属性术法。 其实在目前的修行界,五行符箓很常见,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路货,但这个兽皮文书所载的“五行符遁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落在“遁术”二字上。 遁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保命手段,被视为万千道法中最为实用的一类道术。一般而言,修士使用遁术,都需要“借物遁形”,即借助外物才能施展相应的遁术,于是渐渐便发展出所谓的“五行遁术”。然而,这类遁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四周的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使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