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伏-《凤争之奴御天下》


    第(2/3)页

    奴儿冷笑,“你们眼睁睁地看着她死,也不肯救她,就不要在我这里讲什么情分。”奴儿的声音越来越冷,“你要监视便监视,我对李氏的事情不感兴趣。只一处,拿捏好分寸。这一点,我相信姑姑是有把握的。”

    奴儿忽地收回脸上的冷峻,她起身扶起方姑,“众人皆欺我年幼无母,这番话姑姑且当耳旁风,说过作罢。奴儿依旧会尊你为长辈,承我一声姑姑。”

    话不能说得太死,方姑是个聪明人,敲打一番也就过了。若真是不懂见好就收,便不是卫奴儿了。方姑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在屋内候了许久,等到换班的碧兰到了也就告退退了出去。

    直到琼光宴开席,这段在宫中小住的日子都很平静。因是在宫中,李毓之要维持贤良淑德,落落大方的形象,故而表面上对朱云楼的两位庶出小姐十分关心,隔三差五便差人送来东西,不过送的大多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瓷器瓶子,既不能卖了换钱,还得防着磕着碰着,惹来闲话。不过李毓之却是因此在宫里博了一个好名声。

    这几日,奴儿多多少少也从朱云楼的宫女那儿听来了些宫中之事。再加上方姑的提点,她对这座皇城没了开始的陌生。

    如今住在宫里有五个皇子一位公主,公主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福柔公主,五位皇子便是年龄较小,尚未封爵的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以及太子东里弈。

    其中皇五子东里匀出生卑微,其生母为宫女,故而沉默寡言,亦不得圣心。在这座皇城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皇六子东里明睿,颇具才能,文武双全颇得皇帝宠爱。皇七子东里敬患有眼疾,自小身子孱弱,一直足不出户,由生母贤妃李氏照料。皇八子东里裕阳性温和,善诗书,宫人对他的翩翩君子之风,无不赞扬。

    当然,最不可忽视的便是太子东里弈。他为皇后嫡出,身份尊贵,一出生便是太子。对他的性情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心软善良,也有人说他喜怒无常,暴虐成性。然而无论在外流言如何,皇帝对他一直持包容维护之心。曾经有人上书提议改立太子,这一提议不仅被圣上驳回,上书人还被打了二十板子,连降三级,放到偏远地区做了一个九品芝麻小官。

    自那之后,大夏上下都知道圣上对太子的偏爱。然后随着六皇子东里明睿日渐表露出的才能与毫无作为的太子形成鲜明对比,朝中众人无不斟酌站位,毕竟圣上正处于健年,形势变化不过瞬息之间。

    在宫中一连呆了数日,除去偶来玩耍的福柔公主,和在寿康宫巧遇了一次受召的五皇子东里匀,其他人奴儿都未曾见过。眼看着琼光宴将近,又快到了年关,饶是战事吃紧,皇城内外依旧挂起了红色的灯笼和明黄色的铃铛,路边的宫灯也都由普通青灯换成了七彩琉璃瓦烛火灯。

    “四姑娘,表小姐过来了。”方姑进门禀报道。

    话音刚落,方姑身后就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李丹晨笑吟吟地走进来,身后跟着的宫女,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盒子。想必是琼光宴将近,李毓之怎么着也得做好表面功夫,这才特意差她的侄女送来头面。
    第(2/3)页